时间: 2025-04-26 10:08: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08:25
原文展示:
题紫阳观 南朝名士富仙才,追步东卿遂不回。 丹井自深桐暗老,祠宫长在鹤频来。 岩边桂树攀仍倚,洞口桃花落复开。 惆怅霓裳太平事,一函真迹锁昭台。
白话文翻译:
南朝的名士们才华横溢,追随着东卿的脚步一去不返。 炼丹的井深邃,桐树暗自老去,祠宫长久存在,仙鹤频繁飞来。 岩石边的桂树攀爬着,倚靠着,洞口的桃花落了又开。 心中惆怅,想起霓裳羽衣舞的太平盛世,一函珍贵的真迹被锁在昭台之中。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五代宋初文学家、书法家。他是南唐的官员,后随南唐后主李煜降宋,成为宋朝的官员。徐铉的诗文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紫阳观的景象,通过对南朝名士、丹井、祠宫、桂树、桃花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太平盛世的怀念和对仙境般景致的向往。诗中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向往仙境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紫阳观的描绘,展现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诗中“南朝名士富仙才”一句,既表达了对南朝名士才华的赞美,也暗示了作者对仙境的向往。“丹井自深桐暗老”和“祠宫长在鹤频来”两句,通过对丹井和祠宫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古老的氛围。“岩边桂树攀仍倚,洞口桃花落复开”则进一步以桂树和桃花的意象,增添了诗中的生机与美感。最后两句“惆怅霓裳太平事,一函真迹锁昭台”,则表达了对过去太平盛世的怀念和对珍贵文化遗产的珍视。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展现了徐铉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紫阳观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太平盛世的怀念和对仙境般景致的向往。诗中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向往仙境的情感,同时也展现了对珍贵文化遗产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丹井”象征什么? A. 神秘和古老 B. 春天和美好的事物 C. 高洁和吉祥 D. 太平盛世的美好时光
“惆怅霓裳太平事”中的“霓裳”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舞蹈 B. 一种乐器 C. 一种服饰 D. 一种食物
诗中提到的“一函真迹锁昭台”表达了什么? A. 对过去太平盛世的怀念 B. 对珍贵文化遗产的珍视 C. 对仙境般景致的向往 D. 对南朝名士的赞美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