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徐铉流舒州(时铉弟锴亦贬乌江尉,亲友临江相送)》

时间: 2025-05-02 23:03:19

诗句

昔年凄断此江湄,风满征帆泪满衣。

今日重怜鶺鴒羽,不堪波上又分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3:03:19

原文展示:

送徐铉流舒州(时铉弟锴亦贬乌江尉,亲友临江相送) 作者: 韩熙载 〔唐代〕

昔年凄断此江湄,风满征帆泪满衣。
今日重怜鶺鴒羽,不堪波上又分飞。

白话文翻译:

往年在这条江边,悲伤的景象令人断肠,风吹满了帆,泪水湿透了衣裳。
今天再次怜惜那鶺鴒的羽毛,不堪忍受在波浪上又要离散飞去。

注释:

  • 凄断:形容悲伤凄凉,令人心痛的状态。
  • 江湄:指江边。
  • 征帆:出征的船帆,象征远行。
  • 鶺鴒:一种小鸟,常用来象征离别与惆怅。
  • 不堪:无法忍受。

典故解析:

此诗提及“鶺鴒”,在古代文学中,鶺鴒常被用作离别的象征,表达对离散的哀伤。诗中结合江水与离别,体现出深沉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熙载(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观察著称。他的诗歌多表现对人生、离别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送别朋友徐铉之际,徐铉因贬职流亡,诗人以此表达对友人的不舍与关怀,体现唐代文人之间深厚的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江水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深切感受。开头的“昔年凄断此江湄”便是对往昔离别的回忆,透出一种惆怅的情绪。随着时光的流逝,诗人再次站在江边,面临新的送别,情感的延续使得这首诗充满了层次感。句中“风满征帆泪满衣”不仅描绘了外在的环境,风与泪的结合更是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展示了离别时刻的悲伤与无奈。而“今日重怜鶺鴒羽”,则将对友人的思念与关怀通过小鸟的形象表现出来,鶺鴒象征着轻盈与脆弱,正如离别中的人,心中满是难言的苦涩。结尾的“不堪波上又分飞”更使得整首诗情感达到了高潮,象征着离别的无奈与命运的无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昔年凄断此江湄:忆起过去在此江边的悲伤时光,凄凉的情景令人心痛。
  • 风满征帆泪满衣:外界的风与内心的泪水交融,反映了离别的悲痛。
  • 今日重怜鶺鴒羽:今天再次感受到对离别的怜惜与思念,鶺鴒的羽毛象征着脆弱的情感。
  • 不堪波上又分飞:在波涛之上,无法忍受又一次的离散与分别。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江水与离别的情感相联系,增强了诗的意境。
  • 拟人:通过“泪满衣”表现情感的真实,赋予物象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风满征帆”与“泪满衣”,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江水与小鸟的意象,表现了离别的痛苦与对友人的深情,展现了唐代文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命运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离别的无情。
  • 鶺鴒:象征轻盈与脆弱,代表离别时的无奈与心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昔年凄断此江湄”中的“凄”字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惊讶
    D. 平静

  2. 诗中提到的“鶺鴒”象征着什么? A. 离别
    B. 重聚
    C. 快乐
    D. 忘却

  3. 诗的情感主要集中在什么主题上? A. 友情
    B. 战争
    C. 财富
    D. 自然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by 李白:同样表现离别的情感。
  • 《月下独酌》 by 李白:反映孤独与思念。

诗词对比:

  • 韩熙载的《送徐铉流舒州》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都体现了对离别的深刻感受,前者更侧重于个人情感,后者则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对离别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歌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望云楼 郿坞 六月十三日病起走笔寄仇池 次韵李公择寄子瞻 放闸二首 送程建用宣德西归 和子瞻泗州僧伽塔 寒食二首 和毛君州宅八咏 凤凰山 题滑州画舫斋赠李公择学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牛鼎烹鸡 缶字旁的字 包含戾的成语 尽智竭力 包含渡的成语 长字旁的字 龠字旁的字 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发踪指示 敛步 喜气冲冲 三撇旁的字 酉字旁的字 今结尾的成语 樵苏客 东阁待贤 压山探海 苦心极力 低三下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