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6: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6:40
竹马书薨岁,铜龙表葬时。
永言窀穸事,全用少阳仪。
寿夭由天命,哀荣出圣慈。
恭闻褒赠诏,轸念在与夷。
剪叶藩封早,承华册命尊。
笙歌辞洛苑,风雪蔽梁园。
卤簿凌霜宿,铭旌向月翻。
宫寮不逮事,哭送出都门。
在竹马的年纪就得知太子的去世,铜龙的仪仗在葬礼上显得庄重。
长久以来,人们谈论丧葬之事,都是依照少阳的仪式进行。
生死由天命决定,哀荣则源于圣明的慈爱。
我恭敬地听闻褒奖和诏书,内心感伤在于与太子的关系。
剪去的枝叶与封号早已随风而去,承受华美册封的尊贵。
笙歌在洛苑中止,风雪遮蔽了梁园的景象。
卤簿在霜中栖息,铭旌在月下飘动。
宫殿的事务无法再进行,送别的哭声在都门之外响起。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平易近人的风格和广泛的题材而闻名。
此诗是为悼念唐朝太子而作,反映了当时朝廷对太子的关怀和对生死的感慨。白居易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太子的怀念及对生死无常的哲思。
《赠悼怀太子挽歌辞二首》是一首充满感伤与哀悼情感的挽歌。白居易以简练而生动的语言,深刻而细腻地描绘了太子去世后的种种情景和内心感受。开篇的竹马与铜龙形成强烈对比,象征着太子的童年与其盛大的葬礼,表达了诗人对太子早逝的惋惜。接下来的“永言窀穸事,全用少阳仪”则指出了丧葬仪式的正式和传统,体现了对逝者的尊重。
整首诗情感真挚,结构严谨,层层递进,最后以“宫寮不逮事,哭送出都门”收尾,表现了哀伤的深重与无法挽回的遗憾。白居易通过这些意象的运用,不仅仅是在表达对太子的哀悼,更在探讨生死的哲学,展现了他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主要围绕对太子的哀悼,表达了人生无常的哲理,体现了深切的悲痛与对生死的思考,渗透着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对逝者的怀念。
竹马象征什么?
A. 童年
B. 战争
C. 财富
D. 友情
诗中提到的“少阳仪”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丧葬仪式
C. 一种节日
D. 一种舞蹈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
A. 欢快
B. 悲伤
C. 愤怒
D. 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