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6:25: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6:25:48
哭李息斋大学士 其二
作者: 邓文原 〔元代〕
从游僧寺醉江天,
疑语山亭濯涧泉。
能悟庄周齐物论,
能参居士在家禅。
竹西卜宅他乡老,
花底归朝上界仙。
寄我楚江烟雨笔,
每悬素壁一潸然。
从游僧院醉于江天之美,
疑惑间在山亭洗涤涧泉。
能够领悟庄周的齐物论,
也能参透居士的在家禅。
在竹林西边选址安宅,
在花丛底下归朝上界的仙。
请把我在楚江烟雨中写的诗,
每次都挂在素壁上泪流满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邓文原,元代诗人,风格多样,擅长表达情感与自然的融合。他的诗作常以自然景色作为背景,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是为了悼念李息斋大学士而作,表现出对于李氏的敬仰和对其逝世的痛惜。李息斋以高洁的品德和深厚的学识著称,诗中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对他理想境界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探讨,展现了诗人对李息斋的追思与怀念。开篇“从游僧寺醉江天”,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场景,似乎是在回忆与李息斋一同游玩的时光。接着“疑语山亭濯涧泉”,诗人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引发出对人生哲学的思考。庄周的齐物论和居士的在家禅不仅是对李息斋学识的肯定,也是诗人对理想人生态度的向往。
接下来的两句“竹西卜宅他乡老,花底归朝上界仙”,通过意象的转换,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渴望在宁静的竹林中安居,或在花丛中归隐,形成了一种超脱的境界。最后的“寄我楚江烟雨笔,每悬素壁一潸然”则是情感的高潮,表达了对李息斋的深切怀念,泪水与诗句交织,令人动容。
整首诗既有个人情感的抒发,又蕴含了深邃的哲思,展现了元代诗人在自然与哲学之间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李息斋的悼念展开,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学的思考,以及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齐物论”是出自哪位哲学家?
诗人对李息斋的态度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楚江烟雨”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夜泊牛头》相比,邓文原的这首诗更加内敛,情感更为细腻,李白则侧重于豪放与壮阔。两者都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但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却各有千秋。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