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48:51
永寿寺中语,新昌坊北分。
归来数行泪,悲事不悲君。
悠悠蓝田路,自去无消息。
计君食宿程,已过商山北。
昨夜云四散,千里同月色。
晓来梦见君,应是君相忆。
梦中握君手,问君意何如。
君言苦相忆,无人可寄书。
觉来未及说,叩门声冬冬。
言是商州使,送君书一封。
枕上忽惊起,颠倒著衣裳。
开缄见手札,一纸十三行。
上论迁谪心,下说离别肠。
心肠都未尽,不暇叙炎凉。
云作此书夜,夜宿商州东。
独对孤灯坐,阳城山馆中。
夜深作书毕,山月向西斜。
月下何所有,一树紫桐花。
桐花半落时,复道正相思。
殷勤书背后,兼寄桐花诗。
桐花诗八韵,思绪一何深。
以我今朝意,忆君此夜心。
一章三遍读,一句十回吟。
珍重八十字,字字化为金。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48:51
永寿寺中语,新昌坊北分。
归来数行泪,悲事不悲君。
悠悠蓝田路,自去无消息。
计君食宿程,已过商山北。
昨夜云四散,千里同月色。
晓来梦见君,应是君相忆。
梦中握君手,问君意何如。
君言苦相忆,无人可寄书。
觉来未及说,叩门声冬冬。
言是商州使,送君书一封。
枕上忽惊起,颠倒著衣裳。
开缄见手札,一纸十三行。
上论迁谪心,下说离别肠。
心肠都未尽,不暇叙炎凉。
云作此书夜,夜宿商州东。
独对孤灯坐,阳城山馆中。
夜深作书毕,山月向西斜。
月下何所有,一树紫桐花。
桐花半落时,复道正相思。
殷勤书背后,兼寄桐花诗。
桐花诗八韵,思绪一何深。
以我今朝意,忆君此夜心。
一章三遍读,一句十回吟。
珍重八十字,字字化为金。
在永寿寺中交谈,离新昌坊不远。
归来时泪水流淌,悲伤的事却不为君悲。
悠悠的蓝田路,自此无音信。
算算君的食宿,已经过了商山北。
昨夜云彩散去,千里共此月色。
早晨梦见了你,应该是你在想我。
梦中握着你的手,问你心意如何。
你说苦于相思,无人能寄书信。
醒来还未及说话,门外响声阵阵。
说是商州的使者,送来你的书信。
在枕上忽然惊醒,慌忙穿衣服。
打开信封见到手札,一纸十三行。
上面谈论迁谪之心,下面诉说离别之情。
心中的话未尽,没时间叙说冷暖。
这封信是在云夜写的,夜宿商州东边。
独自对着孤灯坐,阳城山馆中。
夜深作书完成,山月向西斜。
月下有什么呢?一树紫桐花。
桐花半落之时,重新道出相思。
殷切地在书背后,兼寄桐花诗。
桐花诗有八韵,思绪一何深。
以我今朝之意,忆君此夜之心。
一章三遍读,一句十回吟。
珍惜这八十字,字字化为金。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刻的社会关怀和人文情怀著称。
创作于白居易被贬期间,他在思念友人的同时,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与悲伤。诗中处处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初与元九别后忽梦见之及寤而书适至兼寄桐花诗》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展现了白居易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离别的深切感受。诗的开头通过描述身边的环境,营造出一种孤独和思念的氛围。接着,梦中与友人的相见,体现了他对友谊的渴望和珍惜。梦的描述带有一种超现实的色彩,象征着他内心的渴望和对往日时光的追忆。
在诗的后半部分,信件的到达打破了梦境的宁静,带来了现实的触动。信中内容的深情厚谊,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激荡与不安。书信中提到的“桐花”,不仅仅是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情感的寄托,象征着思念的绵延和美好的愿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展示了白居易细腻的情感与深刻的思考。他通过对梦境与现实的交织,表达了对友情的执着与珍惜,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此诗不仅是对友人的怀念,也是对生活、时间和情感的深刻反思,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整首诗围绕友情与思念的主题,表达了在离别后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深切思念。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展示了人对情感的渴望与珍惜。
《初与元九别后忽梦见之及寤而书适至兼寄桐花诗》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商州使”指的是?
诗中“桐花”象征着什么?
白居易与杜甫的诗歌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白居易的语言更加通俗易懂,情感更加细腻,而杜甫则更偏向于宏大叙事与社会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