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59: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9:21
刑部尚书致仕
作者:白居易
十五年来洛下居,道缘俗累两何如。
迷路心回因向佛,宦途事了是悬车。
全家遁世曾无闷,半俸资身亦有馀。
唯是名衔人不会,毗耶长者白尚书。
这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在洛阳生活了十五年后的感慨。他反思自己因为世俗的因缘而受到的束缚,心中迷茫却因向佛而有所回归。宦途的烦恼已经结束,生活如同悬在空中的车一样无所依托。全家选择隐逸生活,内心无忧;即使只拿一半的薪水,生活也能过得富裕。惟独是名声和官职让他感到无奈,称呼他为“毗耶长者”的人并不知晓他内心的真实感受。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内容丰富而著称,尤其擅长描写民生疾苦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白居易致仕后,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反思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官员们普遍面临着职务的压力和道德的困境。
白居易的《刑部尚书致仕》是一首充满反思与感慨的诗。诗中的“十五年来洛下居”开篇直接引入了时间的维度,表明诗人对过去的回首与思考。随着对官场生活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厌倦。从“道缘俗累两何如”的疑问中,可以看出他对世俗牵绊的深感无奈和失落。
在“迷路心回因向佛”中,白居易通过向佛的隐喻,展示了他内心的渴望与追求。这种转变不仅是对人生的反思,也是对心灵的救赎。诗的最后两句更是揭示了白居易对名声的无奈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他在官场与内心冲突中的无助。
整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官场及内心的深刻思考,体现了白居易一贯的关怀民生与人性的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对官场的厌倦、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反映出他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刑部尚书致仕》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李白
C. 白居易
D. 王维
诗中提到的“宦途”指的是什么?
A. 个人生活
B. 官场生活
C. 隐居生活
D. 农田生活
诗中“迷路心回因向佛”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佛教的怀疑
B. 对内心归宿的追求
C. 对世俗的无奈
D. 对家人的思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