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山鹧鸪》

时间: 2025-05-18 18:30:30

诗句

山鹧鸪,朝朝暮暮啼复啼,啼时露白风凄凄。

黄茅冈头秋日晚,苦竹岭下寒月低。

畬田有粟何不啄,

石楠有枝何不栖。

迢迢不缓复不急,楼上舟中声暗入。

梦乡迁客展转卧,抱儿寡妇彷徨立。

山鹧鸪,

尔本此乡鸟,生不辞巢不别群,何苦声声啼到晓。

啼到晓,唯能愁北人,南人惯闻如不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18:30:30

原文展示:

山鹧鸪,朝朝暮暮啼复啼,啼时露白风凄凄。
黄茅冈头秋日晚,苦竹岭下寒月低。
畬田有粟何不啄,石楠有枝何不栖。
迢迢不缓复不急,楼上舟中声暗入。
梦乡迁客展转卧,抱儿寡妇彷徨立。
山鹧鸪,尔本此乡鸟,生不辞巢不别群,
何苦声声啼到晓。啼到晓,唯能愁北人,
南人惯闻如不闻。

白话文翻译:

山中的鹧鸪,天天都在鸣叫,早晨和傍晚不停地啼叫,啼叫时露水晶莹,微风萧瑟。
黄茅冈的秋日黄昏,苦竹岭下寒冷的月光低垂。
田地里有谷物,为什么不去觅食?石楠树上有枝,为什么不去栖息?
声音悠远而不急促,传入楼上船中的耳畔。
梦乡中的游子辗转难眠,抱着孩子的寡妇在彷徨中站立。
山中的鹧鸪,你本是这个地方的鸟,生来就不离巢不分群,
何苦一声又一声啼到天亮?啼到天亮,唯有北方人感到愁苦,
南方人习惯听到声音,仿佛没有听见一般。

注释:

  • 山鹧鸪: 一种生活在山区的鸟,鸣叫清脆。
  • 朝朝暮暮: 每天早晚。
  • 露白: 露水晶莹。
  • 凄凄: 形容风寒冷。
  • 黄茅冈: 一种草地或丘陵,特指秋天的景象。
  • 寒月: 形容夜晚的寒冷月光。
  • : 啄食。
  • : 栖息。
  • 迢迢: 形容声音传播的距离。
  • 梦乡: 梦中的地方。
  • 迁客: 游子,远离故乡的人。
  • 寡妇: 失去丈夫的女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作以语言通俗、内容丰富、情感真挚著称,尤其在乐府诗方面有很高的成就。

创作背景:

《山鹧鸪》作于白居易晚年,正值他在政治上失意,心情颓废之时。通过山鹧鸪的鸣叫,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对游子和寡妇的同情。

诗歌鉴赏:

《山鹧鸪》通过对鹧鸪鸣叫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忧伤。诗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象与人类情感相互交织,鹧鸪的啼叫不仅是自然的声音,更是反映了人们心中的忧愁。作者善于通过细腻的观察,将外界的景色与内心的感受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强烈的共鸣。

诗的开头,鹧鸪的鸣叫声清晰而悲凉,紧接着描绘了秋天的黄昏景色,黄茅冈和寒月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接着,诗人以“畬田有粟何不啄”一问引出对生活的思考,表达了对身边事物的不满与困惑。最后,诗人通过“山鹧鸪,尔本此乡鸟”一句,反思了自己与鹧鸪的关系,感叹其命运的无奈,突显了诗人的孤独与愁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鹧鸪,朝朝暮暮啼复啼:描绘鹧鸪在山中日夜不停地鸣叫,反复的啼叫声充满了孤独感。
  2. 啼时露白风凄凄:鸣叫时,露水清冷,微风萧瑟,增强了场景的寒意。
  3. 黄茅冈头秋日晚,苦竹岭下寒月低:描写秋天的黄昏与寒冷的月光,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4. 畬田有粟何不啄,石楠有枝何不栖:质疑鹧鸪为什么不去觅食和栖息,暗示生活的无奈。
  5. 迢迢不缓复不急,楼上舟中声暗入:声音悠远,传入楼上和船中,反映出游子的寂静心境。
  6. 梦乡迁客展转卧,抱儿寡妇彷徨立:描绘游子辗转难眠,寡妇在彷徨中站立的无奈。
  7. 山鹧鸪,尔本此乡鸟:强调鹧鸪是本地的鸟,表达了对故乡的依恋。
  8. 何苦声声啼到晓:反问鹧鸪为何要不停地啼叫,突显情感的无奈。
  9. 啼到晓,唯能愁北人:鹧鸪的啼声带给北方人愁苦,而南方人习惯了仿佛无动于衷。

修辞手法:

  • 拟人:将鹧鸪的鸣叫与人类的情感结合,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 对仗:如“朝朝暮暮”与“迢迢不缓复不急”,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情感,赋予了诗歌更深的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生活的困惑,以及对游子与寡妇的同情。通过鹧鸪的鸣叫,折射出人生的孤独与无奈,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愁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鹧鸪:象征孤独与思乡。
  • 露白、寒月:代表寒冷、凄凉的秋天,象征内心的忧伤。
  • 畬田、石楠:体现自然的富饶与无奈,反映生活的困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山鹧鸪”指什么?

    • A. 一种鸟
    • B. 一种花
    • C. 一种山
    • D. 一种河流
  2. 诗中提到的“黄茅冈”代表什么季节?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3. 作者通过鹧鸪的鸣叫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欢乐
    • B. 愁苦
    • C. 忧郁
    • D. 生气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比较白居易的《山鹧鸪》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达了对国家与故乡的思念,但白居易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而杜甫则在国家动荡中表现其忧国忧民的情怀。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文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送周子充左史奉祠归庐陵 天平寺 案上梅花 雪后雨作 姑恶 泉亭 代儿童作端午贴门诗三首 其一 代人七月十四日生朝 洞仙歌 舅母太夫人方氏挽词三首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建之底的字 蛇食鲸吞 和凤 幼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力字旁的字 娱妻弄子 一个皮一个页读什么字_一个皮一个页的拼音与写法详解 烟棹 苗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苗字旁的字 一画开天 衣字旁的字 独裁专断 悬繁体字怎么写?悬字繁体书写详解_汉字繁体学习 协约国 灵心慧齿 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火言火又念什么字?火言火又的拼音及写法详解 快运 页字旁的字 风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