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07: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07:37
穆护砂 烛泪
宋褧〔元代〕
底事兰心苦。便凄然泣下如雨。
倚金台独立,揾香无主,肠断封家相妒。
乱扑簌骊珠愁有许。向卜夜铜盘倾注。
便不似红冰缀颊,也湿透仙人烟树。
罗绮筵前,海棠花下,淫淫尝怕凤脂枯。
比雒阳年少,江州司马,多少定谁如。
照破别离心绪。学人生有情酸楚。
想洞房佳会,而今寥落,谁能暗收玉箸。
算只有金钗曾巧补。轻湿尽粉痕如故。
愁思减舞腰纤细,清血尽媚脸肤腴。
又恐娇羞,绛纱笼却,绿窗伴我检诗书。
更休教邻壁偷窥,幽兰啼晓露。
这首诗表达了对爱情和离别的苦涩情感。诗人感叹兰心(意指心地高洁的女子)为何如此痛苦,眼泪如雨滴般流下。在金台上独自倚靠,寻找香气却没有归宿,心中对封建家庭的妒忌感到肠断。愁苦的情绪如同扑簌而下的珍珠,难以估量。夜深人静,铜盘倾斜,似乎不再如红冰般流畅,而是湿透了仙人烟树。
在华丽的宴席上、海棠花下,曾经的美好如今却让人心生怯怕,恍若凤脂已经干枯。比起年轻时的雒阳,江州司马的身影更让人心生感慨,究竟有多少人能如他般坚定?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人生无情的酸楚,曾经的洞房佳会如今却显得寥落,谁能悄然收回那双玉箸?最后,唯有金钗能巧妙地补救。湿透的粉痕依旧如故,愁思使得舞姿愈显纤细,血色消逝使得面容失去美丽。她又害怕娇羞,深红纱笼遮掩,绿窗中伴着她检阅诗书,生怕邻壁窥探,清幽的兰花在晨露中低语。
作者介绍:宋褧,元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多以情感细腻见长。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人心惶惶之时,诗人通过抒发个人情感,反映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
《穆护砂 烛泪》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深刻感悟。诗中通过对兰心的描绘,突出女子内心的苦楚与孤独;“泪下如雨”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了高潮。金台的孤独、香气的无主,都在暗示着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失落。
诗中运用大量细腻的意象,如“红冰缀颊”、“海棠花下”等,描绘出了一幅幅美丽却又凄凉的画面,情感层层递进,令人唏嘘。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与青春的短暂,令人感到一种无奈的悲伤。整首诗在情感上不断深化,最终回归到对自我的审视与反思,表现了对爱情与人生的深切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爱情的追忆与人生的感慨,展现了细腻的情感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兰心”指代什么?
A. 美丽的花
B. 心地高洁的人
C. 伤心的女子
答案:B
“泪下如雨”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痛苦
C. 愤怒
答案:B
诗中提到的“江州司马”是指哪位诗人?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答案: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