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11: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11:04
千秋万岁 依李冠声韵以遣遐思
作者: 汪东 〔清代〕
楚歌起,有恨谁能辨。
想绮窗幽,春寒浅。
炷沈檀绣幕垂三面。
玉真鬒发须臾现。
云驾缈,导兰径,来杏院。
独擅芳华今古羡。
艳紫娇红俱罢选。
瑶台曾似当初见。
倚蛾眉淡扫嫌脂粉,
春风点拂新妆面。
空此际,把前事,思量遍。
在楚地歌声响起时,有谁能分辨其中的愤恨?
我想起那幽静的绮窗,春天的寒意依旧浅薄。
沉香的炷烛在绣幕上垂挂了三面。
美丽的发髻在瞬间显露出玉般的光泽。
云朵轻盈,指引着兰花的小径,来到了杏花盛开的院子。
如今独自拥有的芳华,让古今的人都羡慕。
艳丽的紫色和娇嫩的红色都已不再选择。
瑶台仿佛曾经和当初一样美好。
倚着细眉轻扫的妆容,嫌弃着脂粉的厚重,
春风轻轻拂过我新妆的面庞。
在这空寂的时刻,过往的事情,无不回想一遍。
作者介绍:汪东,清代诗人,生平及创作背景较少见于史书。其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展现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描绘,表达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千秋万岁》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想象的古诗。诗中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当下生活的感慨。开头以“楚歌起”引入,引申出离愁别恨的情绪,这种情感在古诗中常见,表现出一种对历史的沉重感。而后,诗人通过对“春寒”“绮窗”等意象的描绘,创造出一种幽静、清新的环境,使读者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寒意交替,内心的复杂情感愈加明显。
诗人在描绘春花时,使用了“艳紫娇红”的对比,表现出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最后一联的“春风点拂新妆面”,则表现了对美丽外表的自信与对内心情感的深刻反思。整首诗通过多个意象,展现了对美好岁月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对仗等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美和意象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对青春的珍视与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楚歌”指的是:
A. 战争歌曲
B. 离愁别恨的歌曲
C. 欢乐的歌曲
“倚蛾眉淡扫嫌脂粉”中的“蛾眉”指的是:
A. 一种花
B. 眉毛的形状
C. 一种化妆品
诗的主题是:
A.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B. 对历史的反思
C. 对青春和人生的感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为对《千秋万岁》的详细分析与理解,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