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12: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12:12
剪纨成薄质,谁将拟月轮。
闵竭夏后德,同我天王仁。
及至为时用,岂必画美人。
何忧秋风来,退保藏其真。
这首诗描写的是用丝绢剪制成的扇子,谁能把它比作明月的圆轮呢?扇子虽薄,却能表达出夏天的德行,仿佛与天王的仁爱相提并论。到了需要用它的时候,难道非得画上美丽的女人不可?何必担心秋风的到来,只需珍藏它的真谛。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1060),字子华,号梅溪,宋代诗人,性情豪放,擅长古诗。他的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的关心,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梅尧臣中年时期,正值宋代社会变革与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中以扇子为媒介,表达了对美好事物和内在品质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
梅尧臣的《咏扇》以扇子为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示了扇子的轻盈与优雅。诗的开头“剪纨成薄质”直抒扇子的材质,简单而生动,让人立刻产生视觉印象。接着,诗人通过“谁将拟月轮”的比喻,将扇子与明月联系起来,强调扇子的美丽与独特。
在第二联中,诗人提到“闵竭夏后德,同我天王仁”,将扇子的功能与道德的追求相结合,体现出扇子不仅仅是日常生活中的工具,更是文化与品格的象征。诗人在此表达了一种对美德的推崇。
“及至为时用,岂必画美人”,诗人提出扇子在使用时不必追求外表的华丽,强调内在的真实与价值。最后一句“何忧秋风来,退保藏其真”更是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面对外界的变化,诗人选择珍藏扇子的真谛,反映出他对生活的豁达与从容。
整首诗通过扇子这一物品,传达出对内在美与真实价值的追求,展现了诗人超脱的生活态度与深邃的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扇子这一平常物品,传达了对内在价值的重视,表现出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真实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咏扇》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梅尧臣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月轮”是用来比喻什么的?
A) 明月
B) 扇子
C) 西风
D) 树影
“何忧秋风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担忧
B) 从容
C) 急迫
D) 忧虑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