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10:27: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0:27:37
作者: 梅尧臣 〔宋代〕
五月枇杷黄似橘,
谁思荔枝同此时。
嘉名已著上林赋,
却恨红梅未有诗。
五月的枇杷已经黄得像橘子,
谁会想到荔枝也是这个时候成熟的呢?
枇杷的美名已经在《上林赋》中流传,
但我却遗憾红梅没有诗篇传颂。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子华,号香山,南宋初期的诗人。他以清新自然、质朴真挚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反映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五月时节,正值水果丰盈之际,诗人借此反映出自然的美与自己的情感,表达对红梅缺少诗歌赞美的遗憾,展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渴望。
《依韵和行之枇杷》是一首蕴含深情的诗作。诗开篇以“五月枇杷黄似橘”引出主题,生动描摹出初夏时节的丰饶景象。枇杷的成熟象征着生命的繁盛与美好,而“黄似橘”的比喻则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色彩感,勾勒出一种丰收的喜悦。
接下来“谁思荔枝同此时”一句,诗人巧妙地引出荔枝,强调了同样的季节中,其他美味果实的存在。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
“嘉名已著上林赋”则是诗人对枇杷美名的钦佩,同时引用《上林赋》,使得作品更具文化底蕴与历史感。最后一句“却恨红梅未有诗”,表达了诗人对红梅这种独特美的惋惜与不满,突显出他对自然和艺术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美的渴望与对艺术创作的深思,展现了他独特的审美情趣与人生哲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流露出对艺术创作的渴求与对未被歌颂之美的遗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水果有哪些?
a) 苹果
b) 荔枝
c) 桃子
d) 枇杷
“五月枇杷黄似橘”中“似”字的意思是?
a) 像
b) 变
c) 叫
d) 是
诗人对红梅的感受是什么?
a) 喜欢
b) 遗憾
c) 无所谓
d) 赞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