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依韵和正仲重台梅花》

时间: 2025-04-26 15:33:46

诗句

芳梅何茜茜,素叶吐层层。

近腊寒犹劲,先春气已承。

冷香传去远,静艳密还增。

有意常欺雪,无功合镂冰。

早烟笼玉暖,冻雨浴脂凝。

汉女新妆薄,燕姬瘦骨棱。

压枝唯恐折,簇萼似难胜。

神物终来护,江乡未解矜。

独奇心岂欲,寄远客何曾。

不见黄鹂度,宁防粉蝶凌。

月光临更好,溪水照偏能。

画轴开云雾,宫刀剪綵缯。

都无笔可衒,莫信巧堪凭。

丹杏尘多杂,夭桃俗所称。

故林尝渴望,大庾更愁登。

重和阳春曲,声辞猥愧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3:46

原文展示:

芳梅何茜茜,素叶吐层层。
近腊寒犹劲,先春气已承。
冷香传去远,静艳密还增。
有意常欺雪,无功合镂冰。
早烟笼玉暖,冻雨浴脂凝。
汉女新妆薄,燕姬瘦骨棱。
压枝唯恐折,簇萼似难胜。
神物终来护,江乡未解矜。
独奇心岂欲,寄远客何曾。
不见黄鹂度,宁防粉蝶凌。
月光临更好,溪水照偏能。
画轴开云雾,宫刀剪綵缯。
都无笔可衒,莫信巧堪凭。
丹杏尘多杂,夭桃俗所称。
故林尝渴望,大庾更愁登。
重和阳春曲,声辞猥愧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梅花的美丽与坚韧。梅花娇艳如红霞,白色的叶子层层叠叠。即使在腊月的寒冷中,梅花依然顽强地生长,春天的气息已经悄悄来临。冷香飘散得很远,静谧的美丽反而更显浓郁。梅花有意常常超过雪的优雅,而雕刻冰的技巧却是徒劳。清晨的烟雾笼罩着温暖,冰冷的雨水像脂肪一样凝结。汉朝的女子轻妆淡抹,燕国的美人身形瘦弱。枝头的花朵在重压之下唯恐折断,花瓣聚集却又显得摇摇欲坠。神灵最终会来保护,江南的乡村却未必理解这种珍贵。孤独的心情又何必寄托给远方的客人。看不见黄鹂飞过,倒是要小心蝴蝶的飞舞。月光照临显得更加美好,溪水的映照也更为清晰。画卷打开云雾缭绕,宫刀则像剪刀一样裁剪彩绸。没有笔墨可以展现这一切,不要轻信那些巧妙的依托。丹杏的尘埃众多而杂,夭桃也只是世俗的称赞。故乡的林间总是渴望,大庾山的高峰更加令人愁苦。重唱阳春的曲调,声声辞别仍感到羞愧。

注释:

  • 茜茜:形容梅花的颜色鲜艳。
  • 层层:指叶子叠放得很密。
  • 腊寒:指腊月的寒冷。
  • 冷香:梅花的香气,清冷而远。
  • 汉女:指汉朝的女子,形容清丽。
  • 燕姬:指燕国的美人,形容身材纤细。
  • 压枝:指花朵压弯枝头,生怕折断。
  • 神物:指梅花,象征珍贵之物。
  • 寄远客:指对远方客人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青溪,宋代著名诗人,以咏物诗见长,风格清新脱俗,常以梅花、竹子等自然物象寄托情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梅花盛开的季节,诗人以梅花为题,借花寄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视,同时也反映了个人的孤独与思索。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依韵和正仲重台梅花》是一首描写梅花的佳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将梅花的美丽与坚韧刻画得淋漓尽致。全诗从梅花的色彩、香气,到它的生长环境,展现了梅花在寒冷冬季中盛开的不屈与自信。尤其是“冷香传去远,静艳密还增”一句,恰到好处地表达了梅花的独特魅力。梅花不仅是自然的产物,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

在意象的运用上,梅花与雪、冰、雨、月光等自然元素相互交融,形成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诗中提到的“汉女新妆薄,燕姬瘦骨棱”,通过对比,进一步强调了梅花的高洁与独特。诗人对梅花的执着与珍视,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在音韵上也颇为和谐,读来琅琅上口,使得梅花的清香愈发扑鼻而来。诗中的情感深邃而细腻,使得读者在欣赏梅花之美的同时,也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孤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芳梅何茜茜:梅花何其鲜艳美丽。
  2. 素叶吐层层:白色的叶子一层层地展开。
  3. 近腊寒犹劲:即便接近腊月寒冬,梅花依然顽强。
  4. 先春气已承:春天的气息已悄然到来。
  5. 冷香传去远:梅花的香气清冷,远远飘散。
  6. 静艳密还增:在静谧中,梅花的美丽反而更加浓郁。
  7. 有意常欺雪:梅花意欲超越雪的洁白。
  8. 无功合镂冰:雕刻冰花的技巧却显得徒劳。
  9. 早烟笼玉暖:清晨的烟雾笼罩着温暖。
  10. 冻雨浴脂凝:冷雨如脂肪般凝结在花瓣上。
  11. 汉女新妆薄:汉朝女子的妆容轻薄。
  12. 燕姬瘦骨棱:燕国美人的身材瘦弱。
  13. 压枝唯恐折:花朵压弯枝头,唯恐折断。
  14. 簇萼似难胜:花瓣聚集,却显得摇摇欲坠。
  15. 神物终来护:神灵最终会来保护梅花。
  16. 江乡未解矜:江南乡村未必理解其珍贵。
  17. 独奇心岂欲:孤独的心情又何必寄托。
  18. 寄远客何曾:对远方客人的思念又何曾实现。
  19. 不见黄鹂度:看不见黄鹂飞过。
  20. 宁防粉蝶凌:倒是要小心蝴蝶的飞舞。
  21. 月光临更好:月光照临显得更加美好。
  22. 溪水照偏能:溪水的映照也更为清晰。
  23. 画轴开云雾:画卷打开云雾缭绕。
  24. 宫刀剪綵缯:宫刀像剪刀一样裁剪彩绸。
  25. 都无笔可衒:没有笔墨可以展现这一切。
  26. 莫信巧堪凭:不要轻信那些巧妙的依托。
  27. 丹杏尘多杂:丹杏的尘埃众多而杂。
  28. 夭桃俗所称:夭桃也只是世俗的称赞。
  29. 故林尝渴望:故乡的林间总是渴望。
  30. 大庾更愁登:大庾山的高峰更加令人愁苦。
  31. 重和阳春曲:重唱阳春的曲调。
  32. 声辞猥愧仍:声声辞别仍感到羞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比作神物,强调其珍贵与独特。
  • 拟人:将梅花的香气与美丽赋予生命,表现其灵动。
  • 对仗:如“冷香传去远,静艳密还增”,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以梅花为核心,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视,同时也反映了个人的孤独与思索。梅花象征着坚韧与清高,诗人在赞美梅花的同时,也寄托了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与清高。
  • 雪、冰:代表寒冷与孤独。
  • 月光:象征美好与希望。
  • 溪水:代表生命与流淌的时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芳梅”指的是什么?

    • A. 玫瑰
    • B. 梅花
    • C. 桃花
  2. “冷香传去远”中的“冷香”指的是?

    • A. 温暖的气息
    • B. 梅花的香气
    • C. 冰冷的空气
  3. 诗中提到的“汉女新妆薄”是指?

    • A. 汉朝女子的妆容
    • B. 现代女子的妆容
    • C. 没有妆容的女子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王安石
  • 《早梅》李清照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梅花》与梅尧臣的《依韵和正仲重台梅花》同样描绘梅花,但前者更侧重于梅花在寒冬中的坚韧,而梅尧臣的诗则更强调了梅花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孤独。两者在意象上有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梅尧臣诗集》
  3.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赴省诸友·林汝大 送赴省诸友·何德明 送赴省诸友·方云卿昆仲 送赴省诸友·方善夫昆仲 送方子约赴衢教 送方至 送方漳浦 送方寔孙 送方时父 送方善夫赴鹭洲山长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歺字旁的字 滥觞所出 单人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天福 貝字旁的字 记名符 田父野叟 钦玺书 负诟忍尤 火字旁的字 豆字旁的字 挈瓶之智 兴事动众 滑泥扬波 限难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