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44: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4:39
原文展示:
松雨时复滴,寺门清且凉。此心竟谁证,回憩支公床。壁画感灵迹,龛经传异香。独游寄象外,忽忽归南昌。
白话文翻译:
松间的雨不时滴落,寺门处清静且凉爽。这份心境究竟谁能证明,我回到支公的床榻上休息。壁画上感受到神灵的痕迹,经龛中传来异香。独自游览,寄托于超脱世俗之外,匆匆返回南昌。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崔国辅,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山水景物和隐逸生活。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法华寺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对超脱世俗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法华寺的静谧体验。首句“松雨时复滴,寺门清且凉”即刻营造出一种清凉宁静的氛围,松雨的滴落声增添了自然的韵律。接下来的“此心竟谁证,回憩支公床”表达了作者对内心世界的探寻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壁画和龛经的描写,增添了宗教和神秘的色彩,而“独游寄象外,忽忽归南昌”则展现了作者超脱世俗的愿望和匆匆归去的现实。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和心灵世界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对超脱世俗的追求,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和心灵世界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松雨时复滴”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松树间的雨滴 B. 寺门的清凉 C. 壁画的灵迹 D. 龛经的异香
“此心竟谁证”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对宗教的向往 B.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C. 对自然的喜爱 D. 对艺术的追求
“独游寄象外”中的“象外”指的是什么? A. 自然界 B. 宗教界 C. 世俗之外 D. 艺术界
答案: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