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05:51: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5:51:00
夜渡湘水(一作崔国辅诗)
客舟贪利涉,
暗里渡湘川。
露气闻芳杜,
歌声识采莲。
榜人投岸火,
渔子宿潭烟。
行侣时相问,
浔阳何处边。
在夜晚的水上,客船贪恋着利益悄然航行,
在黑暗中渡过湘江。
露水的清香使我想起芳香的杜鹃,
歌声让我识得那采莲的姑娘。
划船的人把火把投向岸边,
渔夫在烟雾缭绕的潭边宿夜。
同行的伙伴时常询问,
浔阳(浔阳江)到底在哪里?
孟浩然(689-740),字浩然,号孟溪,唐代著名诗人。与王维齐名,被誉为“王孟”。他一生游历四方,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
《夜渡湘水》创作于唐代的盛世时期,孟浩然在游历中体验自然与人情,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他对水乡的向往和对夜晚的静谧情感。
《夜渡湘水》以其清新的意境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夜航的独特体验。首句“客舟贪利涉”便引出一幅夜晚航行的画面,舟行水上,渔者的生活与自然的宁静交融。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露气闻芳杜”与“歌声识采莲”,不仅刻画了夜晚的气氛,也融入了对生活的思考,展现出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榜人投岸火,渔子宿潭烟”则将夜渡的场景描绘得生动而富有层次,火光映照下的水面与渔夫的安眠构成鲜明对比,展现了夜晚的静谧与生活的本真。最后两句“行侣时相问,浔阳何处边”,不仅反映了诗人与同行者的互动,也传达出一种对未知的探索与渴望,仿佛在问询着生活的方向。
整首诗语句简练,意象丰富,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深厚情感与哲思,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人文内涵。
整首诗表达了对水乡夜晚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感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客舟”指的是:
A. 渔船
B. 旅游的船
C. 外来者的船
D. 农船
“榜人投岸火”中的“榜人”指的是:
A. 渔夫
B. 划船的人
C. 旅客
D. 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