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摸鱼儿·问莲根有丝多少》

时间: 2025-04-26 03:51:25

诗句

  泰和中,大名民家小儿女,有以私情不如意赴水者,官为踪迹之,无见也。

其后踏藕者得二尸水中,衣服仍可验,其事乃白。

是岁此陂荷花开,无不并蒂者。

沁水梁国用,时为录事判官,为李用章内翰言如此。

此曲以乐府《双蕖怨》命篇。

“咀五色之灵芝,香生九窍;咽三危之瑞露,春动七情”,韩偓《香奁集》中自序语。

  问莲根、有丝多少,莲心知为谁苦?

双花脉脉娇相向,只是旧家儿女。

天已许。

甚不教、白头生死鸳鸯浦?

夕阳无语。

算谢客烟中,湘妃江上,未是断肠处。

  香奁梦,好在灵芝瑞露。

人间俯仰今古。

海枯石烂情缘在,幽恨不埋黄土。

相思树,流年度,无端又被西风误。

兰舟少住。

怕载酒重来,红衣半落,狼藉卧风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51:25

原文展示

《摸鱼儿·问莲根有丝多少》
作者: 元好问 〔金朝〕

白话文翻译

在泰和年间,大名民家中,有小儿女因私情不如意而投水自尽,官府查无踪迹。后来,有人踏藕得到了两具尸体,衣物仍可辨认,事情得以揭露。这一年,这片池塘的荷花盛开,没有一朵是并蒂的。沁水梁国的录事判官李用章曾对此事做过记载。这首曲子是以乐府的《双蕖怨命》为主题,表达了五色灵芝的美好,香气透入九窍,令人神往,春天的情感在心中波动。问莲根有多少丝线,莲心又是为了谁而苦?双花相对,娇羞相望,不过是旧时人家的儿女。天意已然如此。何必让白头时分生死离别在鸳鸯浦?夕阳下无言。算了,谢客在烟雾中,湘妃在江上,也并非是断肠之地。香奁里的梦,仍在灵芝和瑞露之中。人间的变迁,令人感慨古今。即使海枯石烂,情缘依在,幽深的恨意绝不埋于黄土之下。相思树,岁月流转,却无缘被西风所误。兰舟少住,怕再载酒重来,红衣半落,狼藉在风雨之中。

注释

  • 泰和:金朝年号。
  • 大名:今河北省大名县。
  • 私情:指个人情感。
  • 并蒂:指两朵花共同生长在同一茎上。
  • 湘妃:湘江的妃子,典出《楚辞》,常用来表达离愁别绪。
  • 香奁:香盒,常用于盛放香料。
  • 兰舟:兰花的船,象征着美好和惆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好问,字子华,号天池,金代著名诗人、词人。他的作品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著称,尤以词作见长。他的词风受宋词影响,常常在情感的表达上达到很高的境界。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金朝时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个人情感的无奈。诗中提到的自杀事件,暗示了年轻人在感情上的困惑与挣扎,体现了人们对爱情的渴望与对命运的无奈。

诗歌鉴赏

《摸鱼儿·问莲根有丝多少》是一首情感细腻、意象丰富的词作,传达了对爱情的深切思考与对命运的感慨。诗中以莲花和荷花为主要意象,象征纯洁与美好,然而在诗人笔下,这些美好的象征却又掺杂了悲伤与遗憾。开篇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揭示了人间情感的复杂与无奈,接着通过对莲根与莲心的提问,表达了对情感的思索。

整首词的情感贯穿始终,既有对过往的追忆,也有对现状的感慨。诗人在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象时,却又不免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尤其是“海枯石烂情缘在,幽恨不埋黄土”一句,展示了对爱情的坚定与执着,尽管经历了岁月的洗礼,情感依然存在,似乎在向读者传达一种情感的永恒。

通过对不同意象的交织使用,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紧密结合,营造出一种既美丽又哀伤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深切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问莲根有丝多少:提问莲根有多少丝线,暗含对情感的探询。
  2. 莲心知为谁苦:莲心感知自己的苦楚是为了谁,表达了情感的复杂。
  3. 双花脉脉娇相向:双花相对,娇羞而相望,象征恋人之间的情意。
  4. 只是旧家儿女:仅仅是旧时人家的儿女,暗示着过去的回忆与无奈。
  5. 天已许:天命已然注定,表达对命运的无奈与接受。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莲花比喻纯洁的爱情。
  • 拟人:将莲心赋予情感,使其能够感知痛苦。
  • 对仗:如“双花脉脉娇相向”,使词句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主要表达了对爱情的思考与对命运的感慨,情感真挚而深刻,既有对过往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憧憬。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展现了爱情的美好与无奈,体现了人对情感的执着与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莲花:象征纯洁、爱情与美好。
  • 双花:象征情侣间的情感与牵绊。
  • 夕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香奁:象征美好的回忆与情感的珍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莲心”是用来象征什么?

    • A. 友情
    • B. 亲情
    • C. 爱情
  2. “海枯石烂情缘在”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爱情的坚定
    • B. 对生活的无奈
    • C. 对未来的期待
  3. 诗中“天已许”暗示了什么?

    • A. 对命运的无奈
    • B. 对爱情的期待
    • C. 对生活的感慨

答案

  1. C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诗词对比

《摸鱼儿·问莲根有丝多少》与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都探讨了爱情的无奈与时间的流逝,但元好问的词更加强调了对情感的执着,而李煜则更多地表现出对失去的惋惜。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文学鉴赏辞典》
  • 《元好问研究》
  • 《金代文学概论》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惜鹤十首 晚霁 我爱云庄好四首 其四 我爱云庄好四首 其三 我爱云庄好四首 其二 我爱云庄好四首 其一 山行 登泰山 【双调】胡十八 【南吕】西番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面字旁的字 趋利避害 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殳字旁的字 业字旁的字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嵬目鸿耳 幽阴 跨下辱 逛灯 齲字旁的字 聱牙诘屈 曲结尾的成语 逆叛 海内澹然 人字头的字 下笔千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