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6: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6:13
原文展示:
老懒便幽静,空庭步翠行。
牵牛上篱落,斗雀下檐楹。
斜照悭窗影,停云足野情。
田园无限乐,夫岂为逃名。
白话文翻译:
老态龙钟,便显得格外幽静,空荡的庭院中我在翠绿的草地上漫步。
牵牛的牛儿在篱笆旁吃草,打斗的小雀儿在屋檐下嬉戏。
斜阳从窗子洒下光影,静止的云朵映衬着田野的情趣。
田园生活乐趣无穷,难道我只是为了逃避名利吗?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表达的田园乐趣和隐逸生活的主题,常见于中国古代诗词中,反映了文人对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的向往。
作者介绍: 张养浩(1280-1348),元代诗人、戏曲作家,字季常,号云溪,山西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善于描绘自然景象和表现内心情感,是元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元代,那个时期文人多追求隐逸生活,远离政治纷争与名利追逐。诗人在晚霁的时刻,享受宁静的田园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晚霁》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整首诗意境清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浮华的淡然。诗的开头“老懒便幽静”便将读者引入一个清新宁静的氛围,老态的状态和幽静的环境形成对比,传达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接着,诗人通过“牵牛上篱落,斗雀下檐楹”描绘了生活中的细节,生动地再现了田园的和谐美好。斜照与停云的意象令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大自然的变化,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最后两句“田园无限乐,夫岂为逃名”更是将诗的主题提升到了哲理的高度,表明诗人追求的并非是逃避名利,而是对田园生活的真实热爱与享受,这种心态反映了古代文人追求的理想生活方式。整首诗将自然与人文融合,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独特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提倡一种超脱名利的生活态度,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对名利的淡泊。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斗雀”指的是:
A. 小鸟之间的争斗
B. 小鸟在树上唱歌
C. 小鸟在飞翔
答案:A
诗人认为田园生活的乐趣是:
A. 为了逃避名利
B. 享受自然的宁静
C. 追求财富
答案:B
“老懒便幽静”中的“老懒”指:
A. 精力充沛
B. 年老而懒散
C. 对生活的热情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张养浩的《晚霁》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都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张养浩更注重细腻的描绘日常生活的画面,而陶渊明则强调一种理想化的隐士生活。两者都体现了文人对名利的超脱与对自然的依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