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47: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47:36
推枕人初起,出门星尚存。
岁寒郊野阔,天早树林昏。
窗影犹残月,鸡声已远村。
孜孜何所事?时取故书温。
在推开枕头时,看到人刚刚起床,出门时星星还挂在天上。寒冷的岁月里,郊野显得格外开阔,天亮得早,树林中依然昏暗。窗前的影子还映着残月,远处村庄的鸡鸣声已经消散。自己孜孜不倦究竟在做什么呢?不如偶尔拿出旧书来温习一下。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其中“岁寒”一词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的意象,象征着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只有志向坚定的人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
张养浩,元代著名诗人,出身于书香门第,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他的诗歌常常关注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现实,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这首诗作于冬夜,表现了诗人清晨早起的宁静与思考。冬夜的寒冷和清晨的宁静使得诗人对生活的感悟更加深刻,体现了他对知识的渴求与对人生的思考。
《冬夜早起》是一首简单而富有哲理的诗。诗人在冬夜中早起,窗外的景象映入眼帘,星星依然闪烁,显示出一份静谧的美。诗的开头描绘了清晨的宁静,星星和寒冷的环境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而宁静的氛围。接着,诗人观察到周围的景象,郊野的广阔与树林的昏暗形成鲜明对比,喻示着人生的丰富与复杂。
在这份孤独中,诗人反思自己的生活,询问自己“孜孜何所事”,这不仅是对自身的 introspection,也是一种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他选择翻阅旧书,温习过去的知识,体现出对学习的不懈追求和对生命的思考。这不仅仅是对个体生活的反思,更是对时代的感慨,诗人在这种宁静的清晨中,思考着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推枕人初起,出门星尚存。
描绘了早晨起床的场景,暗示着清晨的早起与内心的觉醒。
岁寒郊野阔,天早树林昏。
表现出冬天的寒冷与郊野的开阔,暗示着诗人独处的孤独感。
窗影犹残月,鸡声已远村。
透过窗户看到窗影和残月,远处鸡鸣声的消散,增添了宁静的氛围。
孜孜何所事?时取故书温。
诗人反思自己的生活,最终选择温习旧书,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
整首诗表现了对早晨的赞美与对知识的渴求,反映了在宁静的环境中对人生的思考与自我反省。
诗人在哪个季节早起?
A. 夏季
B. 冬季
C. 春季
“孜孜何所事”中“孜孜”的意思是?
A. 忙碌
B. 懒惰
C. 不懈
诗中提到的“鸡声”指的是什么?
A. 早晨的喧闹
B. 远处的宁静
C. 夜晚的沉寂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