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 浮舟过滕逸人别业》

时间: 2025-07-30 00:01:21

诗句

水亭凉气多,闲棹晚来过。

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

野童扶醉舞,山鸟助酣歌。

幽赏未云遍,烟光奈夕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0:01:21

原文展示

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水亭凉气多,闲棹晚来过。
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
野童扶醉舞,山鸟助酣歌。
幽赏未云遍,烟光奈夕何。


白话文翻译

夏日的水亭,凉爽的空气弥漫,
我悠闲地划着小船,傍晚时分经过这里。
溪水的倒影映出松树和竹子,
潭水的清香飘散,伴随着睡莲的气息。
乡下的小孩在酒醉后舞动身姿,
山中的鸟儿也在助兴,唱着欢快的歌。
幽静的景致还没有完全欣赏,
烟霞的光影,夕阳又将如何呢?


注释

  • 水亭:指水边的小亭子,夏日乘凉的好去处。
  • 闲棹:闲适地划舟,棹即船桨。
  • 涧影:溪流的影子,指水面反射的景象。
  • 潭香:水潭散发出的香气。
  • 芰荷:指睡莲,生长在水中的一种花。
  • 野童:乡村的孩子。
  • 扶醉舞:扶着酒意在跳舞。
  • 山鸟:山中的鸟类。
  • 幽赏:幽静中欣赏美景。
  • 烟光:指水面上雾气和光影的变化。

典故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水边的美丽画卷,展现了自然风光与人类活动的和谐。诗中提到的“松竹”、“芰荷”等意象,都是古人喜爱的自然元素,体现了文人对于清雅生活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唐代著名诗人,是山水田园诗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作品以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结合著称,擅长描绘山水田园之美,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时值盛夏,诗人乘舟经过水亭,感受到自然的清凉与宁静,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及对生活的闲适态度。诗中展现了乡村生活的乐趣与人与自然的和谐。


诗歌鉴赏

《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是一首充满夏日气息的田园诗,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水亭附近的宁静景象,表现出他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对生活的享受。首句“水亭凉气多”便将读者带入一个清凉宜人的环境,接着通过“闲棹晚来过”展示了诗人悠闲的心态,仿佛时间在此刻静止。

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将自然的美景与芳香展现得淋漓尽致,构筑了一个和谐的自然世界。这里的松竹与睡莲,不仅仅是自然景物,更是诗人心灵的寄托,象征着清雅与高洁的品格。

接续的“野童扶醉舞,山鸟助酣歌”,则将人们的欢声笑语引入其中,描绘出一种生动而乐观的生活场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最后的“幽赏未云遍,烟光奈夕何”则流露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思考,既有对夕阳西下的惋惜,也有对未来的期待,令人感受到诗人心中的淡淡忧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唐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体现了田园诗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水亭凉气多:诗人描述水亭周围的凉爽气息,营造出清新舒适的夏日氛围。
  2. 闲棹晚来过:表达了诗人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晚来划舟,享受宁静的时光。
  3. 涧影见松竹:溪水的影子映出周围的松树和竹子,描绘出自然的和谐美景。
  4. 潭香闻芰荷:水潭的香气弥漫,增添了诗中自然元素的丰富性。
  5. 野童扶醉舞:乡下的孩子在酒后尽情舞动,体现了生活的乐趣与活力。
  6. 山鸟助酣歌:山中的鸟儿在歌唱,增添了诗的生动气氛。
  7. 幽赏未云遍:诗人还未尽情欣赏眼前的美景,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8. 烟光奈夕何:夕阳的光影与烟雾交织,诗人思考着这瞬间的美好与流逝。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涧影见松竹”,用影子比喻自然的映射。
  • 拟人:如“山鸟助酣歌”,将鸟类赋予人的动作和情感。
  • 对仗:如“野童扶醉舞,山鸟助酣歌”,上下句对称,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闲适态度,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水亭:象征清凉和宁静的避暑之地。
  2. 松竹:象征高洁和坚韧的品格。
  3. 芰荷:象征纯洁与雅致的生活情趣。
  4. 野童:象征自然与童真,代表了简单快乐的乡村生活。
  5. 山鸟:象征自由与活力,表现了自然的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野童”指的是: A. 城里的孩子
    B. 乡村的孩子
    C. 学校的学生
    D. 老人的伴侣

  2. “潭香闻芰荷”描绘了什么景象? A. 雨天的情景
    B. 夏日的清香
    C. 秋天的落叶
    D. 冬天的雪景

  3. 本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A. 忧伤
    B. 欢快
    C. 失落
    D. 悲伤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静夜思》
  • 孟郊《游子吟》

诗词对比

王维《山居秋暝》与孟浩然的《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但王维的诗更侧重于秋天的静谧与孤寂,而孟浩然则表现出夏日的生机与欢乐。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但情感基调却有显著差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孟浩然诗集》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次韵答林彦恭并柬王参议二首 其一 王母致语口号 戊申看花诗 偶作 将下山有作 柬公实 题陈居素手卷 杂咏三十首,选廿七 其二十七 题黄韵珊孝廉桃溪雪传奇后 其四 读曲歌八十九首 其五十七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省方观民 木字旁的字 脑力劳动 军锋 包含猜的词语有哪些 行字旁的字 呜呼哀哉 旃戎 折文旁的字 万儿八千 怡然自娱 毁瓦画墁 尢字旁的字 途遥日暮 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三点水的字 喜跃抃舞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