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01: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01:58
效崔国辅体四首
韩偓
澹月照中庭,海棠花自落。
独立俯闲阶,风动秋千索。
雨后碧苔院,霜来红叶楼。
闲阶上斜日,鹦鹉伴人愁。
酒力滋睡眸,卤莽闻街鼓。
欲明天更寒,东风打窗雨。
罗幕生春寒,绣窗愁未眠。
南湖一夜雨,应湿采莲船。
月光淡淡地照耀着中庭,海棠花自然而然地凋落。
我独自站在台阶上,俯瞩着空闲的庭院,风摇动着秋千的绳索。
雨后,院子里的碧苔显得格外清新,霜降临时红叶在楼上显得愈加分外。
斜阳洒在闲暇的台阶上,鹦鹉陪伴着我,增添了几分愁绪。
酒意渐浓,眼睛开始迷蒙,隐约听到街上传来的鼓声。
我想明天的天气会更冷,东风敲打着窗户,带来了雨声。
罗幕之下,春寒袭来,绣窗前我未曾入眠,心中满是愁苦。
南湖一夜的雨,想必湿透了采莲的船只。
本诗未涉及明显的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展现了个体与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
韩偓(约846-约866),字道常,号孤云,唐代人,生于盛唐时期,因其诗风清新、意境悠远而受到后人推崇。韩偓的诗常以自然景观为主题,表达个人情感,风格上受崔国辅等人的影响。
《效崔国辅体四首》是韩偓模仿崔国辅的诗作,描绘了月夜、秋风、雨景等自然景象,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内心的情感波动。
本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开篇的“澹月照中庭,海棠花自落”通过描绘月光与花落,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无奈,仿佛在诉说时间的流逝与美好的消逝。紧接着的“独立俯闲阶,风动秋千索”则表现了孤独的状态,诗人独自伫立,思绪万千,秋千索在风中轻轻摇动,象征着无尽的思念和期待。
“雨后碧苔院,霜来红叶楼”描绘了自然景象的变化,雨后碧苔的清新与霜降红叶的凋零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季节变迁带来的孤独感。“闲阶上斜日,鹦鹉伴人愁”中,鹦鹉的存在似乎在陪伴着诗人,但它也让诗人的愁绪更加明显。
后半部分的“酒力滋睡眸”和“卤莽闻街鼓”将诗人的内心状态与外部环境紧密结合,酒意渐浓使人昏沉,而街鼓的声音又让人感到不安,暗示着即将到来的寒冷和孤独。“罗幕生春寒,绣窗愁未眠”则表现出诗人在春寒中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痛苦。最后一句“南湖一夜雨,应湿采莲船”以采莲船作为结尾,暗示着诗人的心情如同被雨水打湿的船只,飘荡无依。
整首诗在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交织中,展现了一个孤独的心灵在面对自然变迁时的无奈与愁苦,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愁苦,表现了个体在自然变化中的无奈与感伤,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中的“海棠花自落”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东风打窗雨”意在表现什么?
诗中“闲阶上斜日”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