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7:04: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7:04:31
挽愿海
作者:释函是 〔明代〕
国久无真忠,忠者多见戮。
家久无真孝,孝者先无禄。
为孝岂凶德,老病宜孤独。
秋中痛吴门,气咽不能续。
再展海云章,零泪继宵夙。
天高霜气寒,林空山木秃。
代谢理恒然,老少相往复。
委运付生平,饥食聊自足。
早不闻孝思,使汝长受福。
这首诗表达了对忠诚和孝道的思考与失落。作者感叹国家长久以来没有真正的忠臣,忠诚的人多遭到杀戮;家庭久无真正的孝子,孝顺的人先前就没有福气。为孝难道是凶恶的德行吗?老病时又岂不应孤独?在秋天的吴门,心中痛苦,气息哽咽而难以继续。再展海云的文章,泪水滴落,伴随着我整夜的思绪。天高霜气逼人,树林空荡,山上树木失去叶子。万物代谢是自然规律,老少之间相互交替。将命运寄托于一生,饥饿时也只能自食其力。早些年不曾听闻孝道,难道会使你长久享受福气?
作者介绍
释函是,明代诗人,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思潮与文化特征。他的作品多关注社会现实,尤其是对忠孝观念的深刻探讨。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国家与家庭的忠诚与孝道受到质疑。作者通过诗歌表达对这种现象的痛心与无奈。
《挽愿海》是一首充满深思的诗,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忠诚和孝道的深切思考。诗中提到忠臣与孝子的缺失,反映了社会对传统价值观的背离,令人感到惋惜。诗的前两句用对比的手法,描绘了忠与孝的悲剧,接着通过“为孝岂凶德”的反问,揭示了对孝道观念的思考。诗人将个人的孤独与社会的冷漠相结合,表达了对老年和病痛的理解与同情。
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既有对现实的批判,也有对传统美德的呼唤。尤其在描写自然景象时,秋天的霜气和空荡的树林,象征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与孤独,反映出对过往美好时代的追忆与渴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忠诚与孝道为主题,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传统美德的渴望与哀伤。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国久无真忠”,这句话的意思是?
A. 国家有很多忠诚的人
B. 国家缺乏真正的忠臣
C. 忠臣受到尊重
诗中“为孝岂凶德”这一句的意思是?
A. 孝道是好的品质
B. 孝道有时也会被误解
C. 孝道是凶恶的德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