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06: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06:38
驿步(癸酉年在南安县)
作者:韩偓 〔唐代〕
暂息征车病眼开,
况穿松竹入楼台。
江流灯影向东去,
树递雨声从北来。
物近刘舆招垢腻,
风经庾亮污尘埃。
高情自古多惆怅,
赖有南华养不材。
暂时停下征途的车,睁开病眼向外望去,
更何况我穿过松树和竹林,走进楼台。
江面上灯影向东流去,
树梢上传来北方的雨声。
身处近旁的刘舆,招惹了污垢和厌腻,
风吹过庾亮,带走了尘埃和污浊。
自古以来,高尚的情怀常常伴随惆怅,
幸好南华的思想让我不至于枯竭。
作者介绍:韩偓(约848年-约901年),字景仁,唐代诗人,生活于中晚唐时期。他以山水田园诗闻名,文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韩偓的南安之行,体现了他对旅途的感悟与思考,借景抒情,表现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驿步》是一首描写旅行中的所见所感的诗,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作者的内心感受和哲理思考。开篇“暂息征车病眼开”,让人感受到旅途的疲惫与无奈,而后“况穿松竹入楼台”则描绘了一种穿越山林、走入雅致环境的悠闲之感。接下来的“江流灯影向东去,树递雨声从北来”展现了时光流逝与自然音韵的交织,营造了深邃的意境。
诗的后半部分对比了刘舆与庾亮,前者代表世俗的污浊,后者则象征高洁的理想。最终以“高情自古多惆怅,赖有南华养不材”作结,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受,以及对道家思想的依赖,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深具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该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展现了内心的惆怅与对道家思想的依赖,揭示了人生的复杂与深邃。
诗词测试:
诗中“暂息征车”指代什么?
A. 停车休息
B. 继续前行
C. 在家休息
D. 旅行开始
“高情自古多惆怅”中的“高情”指的是?
A. 低迷的情绪
B. 高尚的理想
C. 生活的乐趣
D. 世俗的追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