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01:26: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1:26:32
春江曲
作者:杨慎 〔明代〕
时女玩春翘,新梅发远条。
风香随步步,云彩艳朝朝。
怅望迷晴浦,音书候晚潮。
玉轮江上水,心断木兰桡。
春天的江面上,姑娘们在玩弄春天的翘辫子,新梅花在远处绽放着嫩枝。
芬芳的风随着她们的步伐轻轻吹来,云彩每天都显得更加艳丽。
我怅然若失地望着晴朗的水面,音信和书信在等待晚潮的到来。
明月照在江面上,水波荡漾,我的心情随着木兰小舟的摇曳而断裂。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通过“玉轮”和“木兰桡”等意象,传达了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对自然与人情的结合。古代诗人常通过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现实。
杨慎(1488年-1559年),字用修,号云崖,明代著名诗人、词人、书法家。他出身于官宦世家,一生经历了明代中期的动荡与变化,作品多集中于表达个人情感与政治理想,诗风清新脱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春江曲》创作于明代,正值春天,诗中描绘了春日的景色与人情,体现出作者对春天美好事物的热爱,同时也隐含了对时局的感慨与对故人的思念。诗中自然与人情交织,表现出浓厚的感伤情绪。
《春江曲》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与人情的抒情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春天的美丽与个人的情感交织在一起,表现出一种深切的思念和怅惘。开篇以“时女玩春翘,新梅发远条”引入,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和少女的欢愉,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而接下来的“风香随步步,云彩艳朝朝”则通过风与云彩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美好氛围。
然而,诗的情感转折在“怅望迷晴浦,音书候晚潮”中显现,诗人从对美好春天的享受转向对故人的思念与渴望,展现出一种孤独与失落的情感。最后两句“玉轮江上水,心断木兰桡”则通过明月与小舟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愁苦,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对比。
整首诗通过精致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人心的愁苦,令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思考与情感的波动。诗人在自然中寻求情感寄托,同时也在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人生的无常与思念的苦涩。
这首诗表达了春天的美好与人心的孤独。诗人在欣赏春景的同时,不免感到对故人或过去的思念。通过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失去的感慨。
“时女玩春翘”中的“时女”指什么?
诗中“怅望迷晴浦”表达了什么情感?
“玉轮江上水”中的“玉轮”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