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15: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15:59
唐多令 登兰溪城楼
作者: 金鉴才
何处是中洲。三江积雨愁。
二十年故地重游。月暗风林清露响,
那时节是中秋。旧雨散悠悠。
相逢已白头。除梦里约得归舟。
不见兰溪江上水,到者厢也分流。
这儿哪里是中洲呢?三江水面因积雨而愁苦。
二十年后再次回到故地游览。月光昏暗,风吹树林,清露声响,
正是那中秋的时节。旧时的雨雾渐渐散去。
我们相逢时已是白头。唯有在梦中约定归舟。
却不见兰溪江上的水,到了这一边却分流而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金鉴才,当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意象著称,常以生活中的点滴为题材,表达出深厚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金鉴才重游兰溪的时刻,时光荏苒,二十年间的变迁与记忆交织,表现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情与思念。
这首《唐多令 登兰溪城楼》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开篇以“何处是中洲”引入,显示出诗人对故地的迷茫和思考,象征着对过去岁月的追忆。接着提到“三江积雨愁”,不仅表现了天气的阴沉,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忧郁。
“二十年故地重游”,时光的流逝让人感慨,诗人回到曾经的地方,却发现一切都已改变。尤其是“月暗风林清露响”,通过对秋夜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凄凉的气氛,渗透着对过往的追思与惆怅。
最后两句“相逢已白头”与“除梦里约得归舟”,诗人意识到相逢已是年迈,唯有在梦中才可以寄托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整首诗通过情感的层层递进,表达了对故土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述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际遇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何处是中洲”中“中洲”指的是什么?
诗人重游故地时,感受到的主要情感是?
“相逢已白头”中的“白头”意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您更加深入地理解这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