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唐多令 其二 又和》

时间: 2025-05-01 23:38:34

诗句

网丝飘断水沈烟。

银鸭稳双眠。

侵衣露点如雨,坐看月流天。

苕岸路,棹觥船。

是何年。

倚楼心事,清绝罗衣,原耐秋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38:34

原文展示

唐多令 其二 又和
作者: 朱祖谋 〔清代〕

网丝飘断水沈烟。
银鸭稳双眠。
侵衣露点如雨,
坐看月流天。
苕岸路,棹觥船。
是何年。
倚楼心事,
清绝罗衣,
原耐秋寒。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网丝轻轻飘断,水面沉没在烟雾中。
银色的鸭子安稳地双双入眠。
衣服被露水打湿,仿佛下雨;
我坐着看着月亮流淌在天边。
苕溪边的路上,桨声轻轻划过船舷。
这是什么年头呢?
倚靠在楼上,心中思绪万千,
清冷的衣衫,依旧能耐秋天的寒冷。

注释

字词注释:

  • 网丝: 指渔网的丝线,这里用以描绘一种轻盈的感觉。
  • 银鸭: 指一种鸭子,可能是银色的品种,象征安宁。
  • 侵衣露点: 指露水打湿衣服,表现了清晨的湿润。
  • 苕岸路: 指苕溪边的路。苕溪是一个地方名。
  • 棹觥船: 指划船的声音,棹是指船桨,觥是酒杯,这里指的是轻松的船行。
  • 清绝: 形容衣服的清冷和绝美。
  • 原耐秋寒: 原本能够耐受秋天的寒冷。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与生活的细节,表达了一种恬淡的生活情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祖谋,清代诗人,擅长词作,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态,风格清新流畅,常表现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社会较为安定,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物,表现个人情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唐多令 其二 又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受和内心的宁静。首句“网丝飘断水沈烟”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水面上的烟雾与渔网的情景,暗示着一种柔和而又朦胧的美感。接下来的“银鸭稳双眠”则引入了生命的元素,银鸭的安稳入眠象征着一种宁静与和谐。这种宁静的意境在“侵衣露点如雨”中得以延续,露水的滋润与清晨的雨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传达出一种清新的气息。

“坐看月流天”则将视角抬升,月亮的流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诗人似乎在思考着人生的变迁与无常。后半部分的“苕岸路,棹觥船”,描绘了水边的生活场景,声音与景象交织,增添了生活的气息。最后两句“倚楼心事,清绝罗衣,原耐秋寒”则流露出诗人的内心情感,面对秋天的寒冷,清绝的衣衫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坚韧。

整首诗在意境上极为统一,展现了自然与人、静与动的和谐,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网丝飘断水沈烟: 描绘了水面与烟雾的交融,展现出一种朦胧的美感。
  • 银鸭稳双眠: 引入生动的动物形象,传达了宁静的氛围。
  • 侵衣露点如雨: 通过细节描写,表现清晨的湿润与清新。
  • 坐看月流天: 诗人静静地观察月亮,感受到时间的流逝。
  • 苕岸路,棹觥船: 生活的场景与声音相结合,增添了动态美。
  • 是何年: 诗人对时间的思考与感慨。
  • 倚楼心事,清绝罗衣,原耐秋寒: 反映了诗人的内心情感与对季节的适应。

修辞手法:

  • 比喻: “月流天”比喻时间的流逝。
  • 拟人: “银鸭稳双眠”赋予鸭子以人的情感。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倚楼心事,清绝罗衣”。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反映了内心的宁静与思考,展现出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网丝: 象征生活的细腻与柔和。
  • 银鸭: 代表宁静与和谐的生活状态。
  • 露水: 代表生命的滋润与清新。
  • 月亮: 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无常。
  • 罗衣: 象征诗人的内心情感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A. 宋代
    B. 明代
    C. 清代
    D. 唐代

  2. 诗中提到的“银鸭”象征什么?
    A. 宁静
    B. 忧伤
    C. 喧闹
    D. 快乐

  3. “侵衣露点如雨”中的“露点”指的是什么?
    A. 雨水
    B. 露水
    C. 雪花
    D. 夜露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比较朱祖谋的《唐多令 其二 又和》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描绘了夜晚的景象,但朱祖谋更侧重于自然的细腻描写,而李白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朱祖谋诗文集》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唐多令 其二 又和》这首诗的内涵与美感。

相关查询

朝中措 西江月(瑞香) 阮郎归 阮郎归 诉衷情 诉衷情 诉衷情(咏闲十首) 菩萨蛮 菩萨蛮 菩萨蛮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見字旁的字 卝字旁的字 龝字旁的字 弘肆 拿着鸡毛当令箭 黹字旁的字 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面从心违 包含格的成语 千依万顺 曲尽其态 包含署的词语有哪些 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腰干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惟肖 前言往行 金字旁的字 包含策的词语有哪些 顾盼神飞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