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赵处士游方》

时间: 2025-05-09 14:04:32

诗句

道家何荒唐,释氏更汗漫。

君胡欲逃儒,结入杨墨案。

时文窘枘凿,俗好厌冰炭。

起寻出头路,去觅行脚饭。

左携仙君茅,右挟佛祖粲。

随身绝长物,到处得奇观。

江山枯槁写,风月老笔判。

识透心转空,养足骨自换。

长生不可独,分寄石髓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4:04:32

原文展示:

送赵处士游方
作者: 洪咨夔 〔宋代〕

道家何荒唐,释氏更汗漫。
君胡欲逃儒,结入杨墨案。
时文窘枘凿,俗好厌冰炭。
起寻出头路,去觅行脚饭。
左携仙君茅,右挟佛祖粲。
随身绝长物,到处得奇观。
江山枯槁写,风月老笔判。
识透心转空,养足骨自换。
长生不可独,分寄石髓半。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道教和佛教的看法,认为道教荒唐无稽,佛教则显得更加随意。诗人质疑朋友为何想要逃避儒家思想,反而投身于道教和佛教的学说。时事的文人面临窘迫,世俗的喜好令人厌倦。诗人鼓励朋友去寻找出路,去寻找生计。在此过程中,朋友携带着道教的茅草和佛教的智慧,身上不再有多余的负担,处处都能看到奇妙的景观。江山的荒凉和风月的老成在于笔墨的描写,智者透彻了解内心的空灵,身体和灵魂都在不断地更新。长生不应是独自的追求,而应与他人分享。

注释:

  • 荒唐:无稽、荒谬。
  • 汗漫:指随意、散漫。
  • 胡欲逃儒:意为为何想要逃避儒家思想。
  • 杨墨案:指道家和墨家,象征着非儒家思想。
  • :困窘、困扰。
  • 冰炭:比喻相克的事物,指世俗的喜好令人厌倦。
  • 行脚饭:指出行时的生计。
  • 仙君茅:道教的象征,茅草屋是道士的栖息之所。
  • 佛祖粲:佛教的象征,指佛教的教义和智慧。
  • 长生不可独:长生的追求不能孤立,需与他人分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字景初,号澄江,常以抒发对士人生活的思考和对道教、佛教的看法而著称。他的诗歌风格清新,常常在传统与革新之间寻求平衡。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朋友赵处士即将出游之际,表达了对其选择的关心和对道教、佛教的思考,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挣扎与反思。

诗歌鉴赏:

《送赵处士游方》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诗人通过对道教和佛教的思考,反映出对人生选择的深刻理解。诗中开篇即提出道教的荒唐与佛教的随意,表达了对这些思想的怀疑与批判。接着,诗人转向对朋友的关怀,质疑其为何想要逃避儒家,反而投身于别的学说中,显示出对儒家思想的坚持。

随着诗篇的推进,诗人描绘了一幅追寻自由与真理的图景,朋友在寻找“出头路”的过程中,象征着对生活的探索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中的“左携仙君茅,右挟佛祖粲”不仅展示了道教与佛教的结合,也体现了人生旅途中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最后,诗人强调长生的追求不应是个人的孤独,而应与他人分享,这是一种对人际关系和共同体意识的反思。

整首诗在形式上具有节奏感,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既有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有对人心的洞察,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人生态度,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道家何荒唐:质疑道教的荒谬。
  2. 释氏更汗漫:认为佛教更加随意。
  3. 君胡欲逃儒:询问朋友为何想逃离儒家思想。
  4. 结入杨墨案:投身于道教和墨家学说。
  5. 时文窘枘凿:指当前文人面临的困境。
  6. 俗好厌冰炭:世俗的喜好令人厌倦。
  7. 起寻出头路:鼓励寻找人生出路。
  8. 去觅行脚饭:去找谋生的方式。
  9. 左携仙君茅:携带道教的象征。
  10. 右挟佛祖粲:夹带佛教的智慧。
  11. 随身绝长物:身上无多余负担。
  12. 到处得奇观:处处都有美好景观。
  13. 江山枯槁写:描绘荒凉的江山。
  14. 风月老笔判:风月的描写蕴含深意。
  15. 识透心转空:透彻了解内心的空灵。
  16. 养足骨自换:身体与灵魂的更新。
  17. 长生不可独:长生的追求需分享。
  18. 分寄石髓半:与他人共同追求长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道教与佛教比作不同的生活选择。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反问:通过疑问的形式引导读者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道教、佛教的探讨以及对朋友的劝诫,表达了对儒家思想的执着与对人生选择的深思,强调了长生的追求不应是孤独的,而是应与他人分享的观点。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仙君茅:象征道教的理想与追求。
  • 佛祖粲:象征佛教的智慧与启示。
  • 江山:象征社会的现实与困境。
  • 风月:象征自然的美好与哲理的深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君胡欲逃儒”是指什么?

    • A. 想要追求道教
    • B. 想要逃避儒家思想
    • C. 想要学习佛教
  2. 诗人对道教和佛教的态度是?

    • A. 完全支持
    • B. 质疑与批判
    • C. 无所谓
  3. “长生不可独”表达了什么思想?

    • A. 长生应该是孤独的追求
    • B. 长生的追求应与他人分享
    • C. 长生不重要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山居秋暝》与《送赵处士游方》均描绘了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但前者更注重宁静与自然的和谐,后者则强调对人生选择的思考与对道教、佛教的质疑。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浣溪沙(题紫清道院) 风入松(为谢省齐赋林壑清趣) 柳梢青 清平乐(杜陵春游图) 声声慢(柳花咏) 南楼令(次陈君衡韵) 夜合花(茉莉) 鹧鸪天 浪淘沙 清平乐(横玉亭秋倚)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鱼字旁的字 援笔立就 乚字旁的字 外亲内疏 赐则 盐运司 因难见巧 誓死不从 吾僚 昏头晕脑 包含婚的词语有哪些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輷輷殷殷 采字旁的字 鼓字旁的字 乛字旁的字 潜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