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春雪》

时间: 2025-04-26 00:34:47

诗句

春雪堕如簁,浑家醉不知。

泥留虎斗迹,愁杀路傍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34:47

原文展示:

春雪
作者: 王安石 〔宋代〕

春雪堕如簁,浑家醉不知。
泥留虎斗迹,愁杀路傍儿。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雪像柳絮一样纷纷飘落,浑然不觉的家人都沉醉在雪景之中。
泥土中留有老虎打斗的痕迹,让路旁的孩子们忧愁不已。

注释:

  • :落下,掉落。
  • :柳絮,形容雪花轻盈飘落的样子。
  • 浑家:家人,指家庭中的人。
  • 醉不知:沉醉于美景中而不知道。
  • 泥留:泥土中留下的痕迹。
  • 虎斗迹:老虎打斗留下的痕迹,暗示危险。
  • 愁杀:非常忧愁,形容孩子们因看到痕迹而感到恐惧。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虎斗迹”可以引申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危险的警惕,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种描写让人感受到一种对春雪美丽与潜在威胁的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他提倡新法,主张政治改革,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尤其在诗歌和散文方面。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春雪时节,反映了王安石对春天的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以及对家庭和人情的思考,正值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之时,诗人通过春雪展现了对生活的感受。

诗歌鉴赏:

《春雪》是一首以春天雪景为题材的古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描绘,展现了春雪的美丽与家庭的温暖,同时也暗含着对自然界的敬畏。王安石以“春雪堕如簁”开篇,形象地描绘了雪花轻盈如柳絮,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和季节的鲜明感受。接下来的“浑家醉不知”,则传达了家庭成员在美景中沉醉的状态,突出了和谐的家庭氛围。然而,诗中“泥留虎斗迹”一句,瞬间打破了这种美好的氛围,留下了对潜在危险的警示,表现出人与自然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最后一句“愁杀路傍儿”则通过孩子的视角,体现了对未知危险的恐惧,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思考和对生命的敬畏。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春雪堕如簁”:春天的雪如柳絮般轻盈地飘落,描绘了雪的柔美。
    • “浑家醉不知”:家人因雪的美丽而沉醉,表现出家庭的和谐美好。
    • “泥留虎斗迹”:泥土中留有老虎争斗的痕迹,暗示自然界潜在的威胁。
    • “愁杀路傍儿”:孩子们因为看到这些痕迹而感到忧愁,反映出对危险的敏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雪比作柳絮,增添了形象感。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有对称感,增强了韵律美。
  •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绘春雪的美丽和潜在的危险,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对家庭和人性的关怀。

意象分析:

  • 春雪:象征着生命的复苏和新生。
  • 浑家:代表着温暖和和谐的家庭生活。
  • 虎斗迹:象征着自然界的威胁,提醒人们对自然的敬畏。
  • 路傍儿:表现了孩子的纯真与对未知的恐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春雪堕如簁”中的“簁”指的是: A. 花瓣
    B. 柳絮
    C. 雪花
    D. 叶子

  2. 诗中提到的“泥留虎斗迹”体现了什么主题? A. 家庭温暖
    B. 自然的美丽
    C. 对危险的警觉
    D. 生命的脆弱

  3. 诗人通过哪一句表现了孩子的忧愁? A. 春雪堕如簁
    B. 浑家醉不知
    C. 泥留虎斗迹
    D. 愁杀路傍儿

答案

  1. B
  2. C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 《雪梅》(卢梅坡)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春雪》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前者注重家庭和自然的和谐,后者则强调在雪中旅途的艰辛与孤独。两首诗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和意境截然不同,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酬崔博士 寄昭应王丞 送司徒童子 早春即事呈刘员外 观打球有作 和人与人分惠赐冰 上裴中丞 赠李傅 送绛州卢使君 送裴中丞出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琪花瑶草 金字旁的字 披文握武 厂字头的字 魚字旁的字 显结 雨蓑风笠 复礼克己 挥拳掳袖 狼顾鸱张 陆处 鱼字旁的字 作如是观 起角 羊字旁的字 包含沅的词语有哪些 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