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酬净慈纲上人三首》

时间: 2025-04-26 03:54:26

诗句

社友携诗访,怜予满面尘。

么么今出局,不是社中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54:26

原文展示:

酬净慈纲上人三首

社友携诗访,怜予满面尘。
么么今出局,不是社中人。

白话文翻译:

社里的朋友带着诗来拜访,怜悯我满脸尘土。
我今日出门,已经不再是社中人了。

注释:

  • 社友:指社团中的朋友。
  • :带着,携带。
  • :怜悯,怜惜。
  • :我。
  • 满面尘:形容脸上满是尘土,表明生活艰辛或经历风霜。
  • 么么:此处指代“我”或“这些”,用作语气词。
  • 出局:出门,走出这个圈子。
  • 不是社中人:表示不再属于这个社团或群体。

典故解析:

此诗未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社友”一词通常与古代文人社团相关,表明诗人曾与友人有过密切的交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子华,号天池,宋代著名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豪放激昂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山水、咏怀,语言清新脱俗,并常常表现出对时局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诗人可能因生活的变迁或自我反思,感受到与社团的隔离与疏远。诗中透露出对往日交往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

诗歌鉴赏:

《酬净慈纲上人三首》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对人际关系的思考。开篇以社友携诗来访,表现出诗人与友人之间曾有的亲密关系。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却感受到自己已不再是“社中人”,这种转变不仅反映了他身份的变化,也映射出对生活境遇的感慨。满面尘土的描写,既是对诗人目前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也隐含了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整首诗在简短的字句中,蕴含了深刻的情感与思考,体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和反思。通过这一短小的诗篇,刘克庄成功地传达了他对人际关系的复杂看法,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社友携诗访:朋友们带着诗歌来拜访,表现出友人对诗人的关心与亲近。
  2. 怜予满面尘:朋友们对诗人感到怜悯,因为他脸上沾满了尘土,暗示诗人经历了艰辛。
  3. 么么今出局:我今天出门,表明诗人走出家门,参与生活。
  4. 不是社中人:诗人感到自己与社团的关系疏远,已不再属于这个圈子。

修辞手法:

  • 比喻:满面尘可以看作是生活的象征,代表着艰辛与困苦。
  • 对仗:诗中的“社友”和“予”形成对仗,使诗句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境遇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身身份变化的无奈和失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社友:象征着友谊与社交。
  • :象征着生活的艰辛与世事的变迁。
  • :隐喻个人的生活环境与社交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社友携诗访”中的“社友”指的是什么? A. 朋友
    B. 家人
    C. 陌生人

  2. “满面尘”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欢乐
    B. 生活的艰辛
    C. 轻松愉快

  3. 诗中“不是社中人”意指: A. 诗人不再与朋友交往
    B. 诗人已经离开社团
    C. 诗人不再参与社交活动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赠花卿》杜甫

诗词对比:

在李白的《静夜思》中,同样有对往日时光的怀念与对生活的感悟,但李白更多的是通过对月的描写传达情感,而刘克庄则通过社团关系的变化来表达人际关系的思考。这种对比展现了不同诗人的风格与情感表达方式。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 《刘克庄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金鳌山集 崇法寺 游贾氏南园 游东山寺 庚子八月八日再游东山寺 崇法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捧檄色喜 三撇旁的字 手掌 包含绦的词语有哪些 舋雓 宽猛相济 椎埋狗窃 小字头的字 包含吠的成语 蹴踖 包含摇的成语 四海飘零 户字头的字 谷字旁的字 厄字旁的字 鱼电 总队 上下打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