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岁除即事十首》

时间: 2025-04-26 03:42:31

诗句

草市芳菲节,柴门寂寞滨。

桃符聊塞白,免谤作诗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2:31

原文展示:

草市芳菲节,柴门寂寞滨。
桃符聊塞白,免谤作诗人。

白话文翻译:

在草市上,春天的花香四溢,节日热闹非凡;而我却坐在寂静的柴门旁,显得格外孤独。门上贴着桃符,遮掩了白色的空白,以免受到流言蜚语的指责,像个无所事事的诗人。

注释:

  • 草市:指集市,繁华的市集。
  • 芳菲节:春天的节日,指花香四溢的景象。
  • 柴门:用柴木搭建的门,象征着贫困或简单的生活。
  • 桃符:春联,通常贴在门上,象征着驱邪避灾。
  • 聊塞白:聊以遮掩空白,意指为了避免流言蜚语的干扰而进行的自我保护。
  • 免谤:免于受到非议或谴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明,号白云,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其诗风豪放,情感真挚,常以抒情见长,尤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岁除之际,表达了作者在节日的热闹和个人的孤独之间的对比,反映了他在社会中的孤立状态和对外界非议的敏感。

诗歌鉴赏:

《岁除即事十首》的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节日的繁华与个人的孤寂。开篇的“草市芳菲节”描绘了一个春意盎然、热闹非凡的场景,吸引读者的注意。然而,紧接着的“柴门寂寞滨”则将这种热闹与诗人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无奈。

“桃符聊塞白”一句,诗人用桃符遮掩空白,象征着他试图用一些外在的东西来保护自己免受流言的伤害。这既是对社会舆论的无奈反应,也是对个人身份的自我认同。最后一句“免谤作诗人”更是揭示了作者深知自己作为一名诗人可能面临的非议,表达了他对世俗眼光的抗拒与无奈。

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孤独,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气及诗人对自我价值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草市芳菲节:描写春天的集市繁华景象,传达出节日的气氛。
  2. 柴门寂寞滨:对比草市的热闹,表现诗人的孤独,营造出一种对比的情感。
  3. 桃符聊塞白:用桃符来遮挡白色的空白,象征诗人对外界非议的防备。
  4. 免谤作诗人:表达了诗人对世俗批评的敏感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节日的热闹与个人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冲突。
  • 象征:桃符象征着对流言的防范和对个人身份的认同。

主题思想:

诗歌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的敏感与孤独,探讨了艺术创作中的孤立感及其与世俗认知之间的矛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草市:象征繁华与热闹。
  • 柴门:象征贫困与孤独。
  • 桃符:象征传统文化与对流言的防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草市”指的是什么?

    • A. 农田
    • B. 集市
    • C. 学校
  2. “桃符聊塞白”中的“白”象征着什么?

    • A. 幸福
    • B. 空白、流言
    • C. 财富
  3. 诗人在节日中感受到的主要情感是?

    • A. 幸福
    • B. 孤独
    • C.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陶渊明的《饮酒》

诗词对比:

对比刘克庄的孤独与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对团圆的向往,展现了两位诗人在节日中的不同情感与态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刘克庄的生平及作品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碧落洞四首 小溪至新田四首 读渊明诗 晓炊黄竹庄三首 其一 芗林五十咏·梅坡 易允升画像赞 回望峡山二首 赵逵明大社四月一日招游西湖十首 路口回望方山 饯赵子直制置阁学侍郎出帅益州,分"未到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巾字旁的字 貝字旁的字 志同心和 隹字旁的字 窝儿里横 西字头的字 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温凊 殴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私巡 钟官 心如止水 崧生岳降 风马牛 包含倏的词语有哪些 鼎雉 谷字旁的字 霸道横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