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2: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2:31
草市芳菲节,柴门寂寞滨。
桃符聊塞白,免谤作诗人。
在草市上,春天的花香四溢,节日热闹非凡;而我却坐在寂静的柴门旁,显得格外孤独。门上贴着桃符,遮掩了白色的空白,以免受到流言蜚语的指责,像个无所事事的诗人。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明,号白云,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其诗风豪放,情感真挚,常以抒情见长,尤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怀。
此诗作于岁除之际,表达了作者在节日的热闹和个人的孤独之间的对比,反映了他在社会中的孤立状态和对外界非议的敏感。
《岁除即事十首》的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节日的繁华与个人的孤寂。开篇的“草市芳菲节”描绘了一个春意盎然、热闹非凡的场景,吸引读者的注意。然而,紧接着的“柴门寂寞滨”则将这种热闹与诗人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无奈。
“桃符聊塞白”一句,诗人用桃符遮掩空白,象征着他试图用一些外在的东西来保护自己免受流言的伤害。这既是对社会舆论的无奈反应,也是对个人身份的自我认同。最后一句“免谤作诗人”更是揭示了作者深知自己作为一名诗人可能面临的非议,表达了他对世俗眼光的抗拒与无奈。
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孤独,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气及诗人对自我价值的思考。
诗歌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的敏感与孤独,探讨了艺术创作中的孤立感及其与世俗认知之间的矛盾。
诗中提到的“草市”指的是什么?
“桃符聊塞白”中的“白”象征着什么?
诗人在节日中感受到的主要情感是?
对比刘克庄的孤独与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对团圆的向往,展现了两位诗人在节日中的不同情感与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