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03: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03:26
无题
(刘克庄 〔宋代〕)
主圣如天忍弃遗,
臣愚何地着孤危。
白虹贯日殆虚语,
中野履霜无怨辞。
宝玦已随尸血浸,
铁鞭未必鬼臂知。
莫年一寸丹心在,
却怪湘累有许悲。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动荡、个人处境的感慨。上天的圣主为何如此狠心地抛弃臣子,愚笨的我又能在何处安身?白虹横贯日空,似乎是虚幻的言辞;在田野上踩着霜雪,我却无怨无悔。宝玉已随着尸体的鲜血浸染,铁鞭未必能让鬼神知晓我的苦楚。时光荏苒,我的赤诚之心依旧在,却怪湘水带来的悲伤太多。
刘克庄,字子云,号天池,宋代诗人,生于1086年,卒于1148年。他是南宋时期的重要诗人之一,擅长诗、词和文辞,风格严谨而富有个人情感。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作者对时局感到无奈与失落,表达了对统治者的失望和对自身处境的感慨。
刘克庄的《无题》是一首充满深情与感慨的诗作。开篇以“主圣如天忍弃遗”引入,表现出作者对国家及统治者的无奈和失望,仿佛在诉说一个臣子对国君的忠诚与困惑。诗中运用了“白虹贯日”的意象,突显了言辞的虚幻和无力,反映了社会现实的残酷与冷漠。
接下来,诗人提到“宝玦已随尸血浸”,这句表现出荣华富贵的消亡,暗示着生死与权力的无常。紧接着用“铁鞭未必鬼臂知”来强调个人苦痛的无奈与孤独,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力感。
最后的两句“莫年一寸丹心在,却怪湘累有许悲”,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尽管心中依旧保留着赤诚之心,但外界的悲伤与困扰依然不可避免。这种情感上的矛盾与挣扎,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与深邃。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象鲜明,情感真挚,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也有对社会现状的批判,是刘克庄作品中一处重要的情感表达。
整首诗通过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展现出诗人对忠诚与无力感的深刻理解,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对自身处境的感慨。
诗中“主圣如天”是指什么?
“白虹贯日”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的“湘累”主要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