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24: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24:09
烟啼雾扫玉珊珊。
寂寞苍梧云影寒。
清泪未随香骨尽,
至今馀恨着琅玕。
烟雾缭绕,啼鸟悲鸣,映衬出玉般的美丽身影。
苍梧山上,孤寂的云影显得格外寒冷。
清泪未能随香魂消逝,
至今仍留恋着那恨意如琅玕般的深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徐媛,明代女诗人,因其诗作多表现女性情感而为人称道。她的作品常常体现出对生活细腻的观察和对情感深刻的理解。
创作背景: 该诗作成于明代社会背景下,女性的地位相对低下,徐媛通过诗歌表达了女性对爱情的追求与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杨柳枝 竹枝》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孤独而凄美的情景。首句“烟啼雾扫玉珊珊”用“烟”和“啼”构建了一个朦胧而哀伤的意境,仿佛在诉说着失去的美好。诗中“苍梧云影寒”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寂的氛围,苍梧山的云影象征着诗人的心境,冷清而孤独。
接下来的两句“清泪未随香骨尽,至今馀恨着琅玕”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清泪的未能随香骨消逝,既是对爱情的悼念,也是对过往岁月的追忆。琅玕作为一种美玉,象征着珍贵的情感,这种“馀恨”不仅是对过去的留恋,更是一种对无法再现的美好时光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情感的细腻表达,深刻体现了女性的柔情与对爱情的执着。它同时也反映了明代女性在社会中的孤独与无奈,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深邃,表达了对爱情的追忆与难以释怀的痛苦,反映出女性在爱情中的孤独与坚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烟啼雾扫”的意象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琅玕”象征着什么?
诗歌的主题思想主要是对什么的表达?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徐媛的《杨柳枝 竹枝》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两者均展现了女性在爱情中的孤独与无奈。李清照的诗更侧重于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而徐媛的作品则通过自然意象的渲染,增强了情感的深度和广度。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杨柳枝 竹枝》这首诗的内涵与情感,感受古典诗词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