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湘潭口号》

时间: 2025-04-26 03:14:32

诗句

暮云亭子接朝云,行过昭潭百里分。

十四年前江口泊,酒楼筝笛不堪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14:32

原文展示:

湘潭口号
作者: 李星沅 〔清代〕
暮云亭子接朝云,
行过昭潭百里分。
十四年前江口泊,
酒楼筝笛不堪闻。

白话文翻译:

傍晚的云朵与清晨的云彩相接,
走过昭潭,已分隔百里。
十四年前我曾在江边停泊,
酒楼里的筝声和笛声令人难以忍受。

注释:

  • 暮云:傍晚的云彩。
  • 亭子:指的是某种建筑物,通常用于观景。
  • 朝云:清晨的云彩。
  • 昭潭:指一个地名,可能是指湘潭的某个水域。
  • :停泊,通常指船只停靠。
  • 酒楼:饮酒的地方,类似于酒馆。
  • 筝笛:古代的乐器,筝是一种弹拨乐器,笛是吹奏乐器。
  • 不堪闻:形容听到的声音让人难以忍受。

典故解析:

  • 江口泊:这一场景可能是指诗人在某个特定的江边停留,象征着对往昔的回忆与留恋。
  • 酒楼筝笛:酒楼中的音乐,可能代表着当时的生活氛围和个人的感受,表明诗人对过去欢乐时光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星沅,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表现对故乡的思念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李星沅在旅途中对故乡湘潭的回忆,反映出对时间流逝和往事的感慨。

诗歌鉴赏:

《湘潭口号》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记忆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故乡湘潭的深厚情感。诗的开头以“暮云亭子接朝云”描绘了一幅动静结合的景象,表现出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的交替。接着“行过昭潭百里分”则引入了空间的概念,暗示着离乡的遥远与孤独。最后两句回忆起十四年前的江口泊,酒楼中的音乐声虽然美好,但在此时却变得让人难以忍受,突显出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现实的落寞之间的强烈对比。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展现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情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暮云亭子接朝云:描绘了傍晚云彩与清晨云彩相接的景象,表现出时间的交替与自然的变幻。
    2. 行过昭潭百里分:诗人在行走中感受到距离的遥远,暗示着对故乡的思念。
    3. 十四年前江口泊:回忆起往昔的停泊,时间的流逝让人感慨。
    4. 酒楼筝笛不堪闻:酒楼中的音乐让人难以忍受,表现出对过往欢乐的无奈。
  • 修辞手法

    • 对仗:例如“暮云亭子”和“朝云”,形成音韵的和谐。
    • 意象:通过自然景色与个人记忆的结合,表现情感的深邃。
  • 主题思想:诗歌主题围绕着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现出一种怀旧的情绪。

意象分析:

  • :象征着时间与变化,表现出自然的流动。
  • 江口:代表着故乡的记忆与归属感。
  • 酒楼筝笛:象征着过往的欢乐与现实的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昭潭”是指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个地名
    C. 一种植物
    D. 一座山

  2. “酒楼筝笛”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愉快
    B. 难以忍受
    C. 无所谓
    D. 期待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对比李星沅的《湘潭口号》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者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李星沅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而杜甫则通过对亲人的思念来展示情感的深度。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出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个人经历。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传》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李星沅诗词全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侍祠南郊 蝶恋花(题二乔观书图) 秋兴九首其六拟玉川子 南歌子·霭霭凝春态 四绝 浣溪沙(五之三) 阮郎归·宫腰袅袅翠鬟松 又别牛司理 秋兴九首其八拟杜牧之 和黄法曹忆建溪梅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动魄惊心 包含棋的词语有哪些 车字旁的字 草莞 艳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髟字旁的字 想度 靡有孑遗 诡诗 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死缠硬磨 一击即溃 焦熬投石 递训 藻率 毋字旁的字 皮字旁的字 靑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