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51: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51:38
游南雁
陈经正 〔宋代〕
雨晴华表插无孤,
雾散丹霞落雁湖。
洞窈不知红日过,
峰危倩得白云扶。
人间谁道无蓬岛,
天地分明有画图。
山鸟罔知人未醒,
隔林款款唤提壶。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过天晴后的美丽境界。华表高耸入云,显得并不孤单;雾气散去,朝霞映照在雁湖上。洞内幽深,似乎不知红日已经升起;高耸的山峰,恰似白云在扶持。人们常说没有蓬莱仙岛,但天地之间分明有如画的景象。山鸟不知道人们还未醒来,隔着树林轻轻呼唤着提壶的声音。
作者介绍:陈经正,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多描绘山水自然,常寄托个人情感,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雁湖游玩之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及对人世纷扰的淡然态度,反映了宋代文人追求宁静与和谐的生活理念。
《游南雁》是一首充满自然美的诗,诗人通过对雨后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首联“雨晴华表插无孤”,以“华表”作为引子,展现了雨后清新的气息,给人一种高远的感觉;“雾散丹霞落雁湖”则通过色彩的对比,呈现出一幅美丽的画面,构建出一个如梦似幻的境界。
接下来,诗人通过“洞窈不知红日过,峰危倩得白云扶”两句,描绘了深邃的洞穴和高耸的山峰,表现出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似乎在提醒人们即使在美丽的自然中,也有时间的流逝。下联“人间谁道无蓬岛,天地分明有画图”,则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思考。最后两句“山鸟罔知人未醒,隔林款款唤提壶”,生动描绘了山鸟的无忧与人类的沉睡,表现出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人生的哲理,令人陶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同时也反映了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关系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雨晴华表”中的“华表”指的是什么?
“人间谁道无蓬岛”中的“蓬岛”象征什么?
诗中“山鸟罔知人未醒”表达了什么情感?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