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4:11: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4:11:31
人世竞无休。驿马耕牛。道人眉上不生愁。闲把丹书窗下坐,此外何求。光景去悠悠。岁月难留。百年同作土鬘头。打叠身心安稳处,顺水行舟。
这首诗表达了人世间的竞争与烦恼不断,然而作为一个修道的人,心中却没有忧愁。他悠闲地坐在窗下,读着丹书,除了这份宁静,便没有其他的追求。光阴流逝,岁月难以挽留,最终我们都将化作尘土。只有在内心安定的地方,顺应生活的潮流而行,才能找到真正的安乐。
作者介绍:顾太清(生卒年不详)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多关注个人内心世界与自然的和谐,常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清代,那时社会竞争激烈,士人多受科举制度和官场压力的影响。诗人在这样的背景下选择了修道,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安稳,表现出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
《浪淘沙 偶成》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便指出“人世竞无休”,揭示了生活的忙碌与纷争,而“驿马耕牛”则生动地描绘了人们在追求物质与名利中疲于奔命的状态。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诗人自述“道人眉上不生愁”,他选择超然于世,保持内心的宁静。
接下来的“闲把丹书窗下坐”,描绘出一种悠闲自得的状态,仿佛在说,真正的快乐来源于内心的满足,而非外在的追求。诗人不再追求物质的丰盈,反而在窗下安静地读书,享受这份宁静。
“光景去悠悠,岁月难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强调了珍惜当下的重要性。“百年同作土鬘头”,则以一种哲理的口吻告诉我们,最终人都将归于尘土,生死无常。
最后一句“打叠身心安稳处,顺水行舟”,则是对生活态度的总结。诗人提倡顺应自然,寻找内心的安稳,才能在这个浮躁的世界中自得其乐。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哲理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思考,既有对世俗的反思,也有对内心的追求,极具启发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反思,提倡修身养性、内心的安宁与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强调了生命的短暂与珍惜当下的必要。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思考,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中“道法自然”的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百年同作土鬘头”是什么意思?
a) 人与人之间的竞争
b) 人终究归于尘土
c) 人生的快乐
诗人选择在窗下闲坐的原因是什么?
a) 享受生活的乐趣
b) 追求物质的丰盈
c) 希望得到名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