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27: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27:37
萧寺梵钟鸣。秋月帘栊。银笺旧恨总无穷。一抹晚烟微雨后,败壁寒蛩。往事一重重。逐梦无踪。蓬山已在别离中。叹息今生辜负了,锦字征鸿。
在寂静的寺庙,梵钟声声入耳;秋天的月光透过窗帘照进来,往昔的怨恨在银色的纸上无尽缠绕。微雨过后,晚烟轻轻飘起,破败的墙壁上传来寒虫的鸣叫。往日的回忆一层层叠加,追逐梦想却无影无踪。蓬山已在分别时渐行渐远,叹息这一生辜负了那些锦绣的字句和如鸿的追求。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金启孮(1868-1925),字惟良,号心斋,近代诗人,曾任职于教育和文化领域,是清末民初的重要文学人物之一。他的诗风清新,情感细腻,擅长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近代,正是中国社会变革的时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写,反映了对往昔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惘。
《浪淘沙 课社》是一首充满思绪和情感的作品,诗人在寂静的寺庙中,听到悠远的梵钟声,勾起了对往昔的回忆。诗中通过“秋月帘栊”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月光如水,映照着内心深处的无尽怨恨。接下来的“一抹晚烟微雨后”,则进一步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凄凉的氛围,仿佛一切都被烟雨笼罩,难以捉摸。
“往事一重重”表现了诗人对过往的沉重感受,令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与回忆的负担。追逐梦想的过程却如同“逐梦无踪”,让人感到失落与无奈。最后,诗人感叹自己这一生辜负了追求的理想,“锦字征鸿”暗示着理想的美好与现实的残酷,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描绘,也有对内心感受的深刻反映,展现了金启孮作为近代诗人的独特视角和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表达了对往昔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个人情感的复杂性和人生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梵钟”象征什么? A. 宁静 B. 喧闹 C. 旅行 D. 战争
“逐梦无踪”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失落 C. 兴奋 D. 满足
诗人通过“秋月”传达了什么? A. 绝望 B. 追忆 C. 快乐 D. 哀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金启孮的《浪淘沙》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均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情感。金启孮的诗更侧重于追忆与失落,而李清照则体现出对爱情的深切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