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浪淘沙》

时间: 2025-07-12 01:36:13

诗句

中酒又今宵。

愁梦如潮。

十年兄弟各迢遥。

独是相逢沈醉里,鬓已萧萧。

怕与说明朝。

门外征桡,塞天风雨正嚣嚣。

回首江南何处去?

吴市吹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1:36:13

原文展示

浪淘沙
中酒又今宵。愁梦如潮。
十年兄弟各迢遥。
独是相逢沈醉里,鬓已萧萧。
怕与说明朝。
门外征桡,塞天风雨正嚣嚣。
回首江南何处去?
吴市吹箫。

白话文翻译

今夜,又在酒中沉醉,愁苦的梦宛如潮水般涌来。
十年来,兄弟们各自远离,彼此相隔甚远。
唯有在醉酒中重逢,然而两鬓已然斑白。
害怕明天再去说明。
门外的船桨声,塞外的风雨正喧嚣。
回头望去,江南的归处在哪里?
只听吴市的箫声在吹奏。

注释

  1. 中酒:指饮酒,沉醉于酒中。
  2. 愁梦如潮:愁苦的梦境如潮水般涌来,形容思绪纷乱。
  3. 迢遥:形容距离遥远。
  4. 沈醉:沉醉于酒中,忘却烦恼。
  5. 鬓已萧萧:形容头发变白,岁月蹉跎。
  6. 说明朝:指明天,表达对未来的忧虑。
  7. 征桡:指划船的桨声,象征远行。
  8. 塞天风雨:形容外面的风雨喧闹。
  9. 吴市:指江南地区,特指吴地,历史文化悠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克文(1677-1735),字景升,号泰安,清代诗人。生于江南,熟谙诗文,擅长词曲,作品多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著称。他的诗多描写人生离别、友谊和思乡之情,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

《浪淘沙》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人心离散的时期。诗人借酒抒情,表达了对兄弟情谊的怀念和对生活无常的感慨,反映了人们在动荡年代中的孤独与无奈。

诗歌鉴赏

《浪淘沙》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考的词作。诗的开头,作者以“中酒又今宵”引入,立刻将读者带入一个醉酒的场景,酒不仅是消愁的工具,更是连接过往情感的媒介。接下来的“愁梦如潮”则传达出一种无法控制的忧伤,仿佛过去的种种经历如潮水般涌来,让人无法逃避。

在“十年兄弟各迢遥”中,诗人感叹时光荏苒,兄弟间的距离不仅是地理上的,也是心灵上的。重逢虽醉,却也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鬓已萧萧”暗示着生活的沉重和岁月的流逝。诗中的“怕与说明朝”体现了对未来的无奈与恐惧,似乎对明天的生活充满了不安。

最后,诗句“回首江南何处去?吴市吹箫”将情感升华至对故乡的思念,江南作为心灵的归属,既是对过往的怀念,也是对未来的渴望。全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人生的孤独和对友情的渴望,具有深刻的哲理与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中酒又今宵:表明醉酒的状态,暗示即将展开的回忆与感慨。
  2. 愁梦如潮:愁苦的梦境层层涌来,映射出心理的复杂情感。
  3. 十年兄弟各迢遥:强调时间的流逝与兄弟间的距离感,充满惆怅。
  4. 独是相逢沈醉里,鬓已萧萧:醉酒中的重逢却不可避免地带出了岁月的痕迹。
  5. 怕与说明朝:对未来的恐惧,渗透出对生活无常的思考。
  6. 门外征桡,塞天风雨正嚣嚣:描绘外界环境的喧嚣,与内心的孤寂形成对比。
  7. 回首江南何处去?吴市吹箫: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过往的回忆交织在一起。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愁梦如潮”,将愁苦的梦境比作潮水,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 对仗:如“门外征桡,塞天风雨”,形成了对称的结构,富有音乐美。
  • 拟人:将风雨描绘得如同活生生的存在,增强了氛围的紧迫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对友情的珍惜,表现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生活的迷茫。诗中通过对饮酒、重逢及故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人际关系的深切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着欢聚与忧伤,既是消愁的工具,也承载着回忆。
  2. :愁苦与思绪的象征,表现出情感的汹涌与无法自控。
  3. 兄弟:代表友情与人际关系,强调人生中的相伴与离散。
  4. 鬓白:岁月的象征,体现了时间对人的影响。
  5. 吴市:故乡的象征,寄托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归属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浪淘沙》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袁克文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愁梦如潮”中的“潮”指的是什么?

    • A. 海潮
    • B. 愁苦的梦境
    • C. 酒的波动
    • D. 生活的起伏
  3. “鬓已萧萧”表达了什么含义?

    • A. 年轻
    • B. 迷茫
    • C. 岁月的流逝
    • D. 快乐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登高》 - 杜甫:同样表达了对人生苦短的感慨。
  2. 《月下独酌》 - 李白:借酒抒怀,体现孤独与对友谊的渴望。

诗词对比

  • 袁克文《浪淘沙》与杜甫《登高》:两者均反映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但《浪淘沙》更侧重于人际关系与友情,而《登高》则着重于个人的孤独与无力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袁克文研究集》

相关查询

漫天岭赠僧 使东川。骆口驿二首 樱桃花 台中鞫狱忆开元观旧事呈损之兼赠周兄四十韵 酬李六醉后见寄口号(用本韵) 春词 雨后感情 春六十韵 和乐天赠云寂僧 陪诸公游故江西韦大夫通德湖旧居有感…韦大夫旧僚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挖的成语 角字旁的字 工字旁的字 虚室上白 幻想 丢卦 匿名揭帖 失鹿共逐 磊瑰不羁 言不顾行 无大不大 业字旁的字 镸字旁的字 忙里偷闲 而字旁的字 羊结尾的成语 蟛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