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春日东社诗成述怀 其一》

时间: 2025-04-26 17:50:38

诗句

敢向乔林借一枝,天容卑隐亦吾私。

桑柚嫩叶蚕娘早,巢垒香泥燕子迟。

每向东邻分杏火,不随楚客咏江蓠。

年来长物家何有,一瓮村醪两袖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50:38

原文展示:

敢向乔林借一枝,天容卑隐亦吾私。
桑柚嫩叶蚕娘早,巢垒香泥燕子迟。
每向东邻分杏火,不随楚客咏江蓠。
年来长物家何有,一瓮村醪两袖诗。

白话文翻译:

我敢于向高大的乔木借一枝,
即使天色阴沉,这也是我的私心。
桑树和柚树的嫩叶,蚕娘已经开始忙碌了,
而燕子却还迟迟没有筑巢。
每当我向东邻分送杏花的火焰,
却不跟随楚地的客人吟咏江边的蓠草。
这些年来家中有什么长物呢?
不过是一瓮乡村的美酒和两袖诗篇。

注释:

  • 敢向乔林借一枝:意为敢于向高大的乔木借一枝,表达一种豪情。
  • 天容卑隐:天色阴沉,隐晦不明。
  • 桑柚嫩叶:桑树和柚树都开始发新芽。
  • 蚕娘:指养蚕的女性,表示春天开始养蚕的时节。
  • 巢垒香泥:燕子用香泥筑巢,暗示春天的到来。
  • 杏火:杏花开放,象征春天的生机。
  • 楚客:指楚地的客人,可能指文人或游子。
  • 江蓠:一种生长在江边的植物,用于比喻美好事物的吟咏。
  • 长物:指长久的物品。
  • 村醪:乡村的美酒,表达一种平淡的幸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惠源,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他的作品反映出清代文人的情怀与思考,常常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和社会观察。

创作背景:

《春日东社诗成述怀》是李惠源在春天东社(即春社节)时作,社日是古代祭社的日子,诗人在这个时节写作,表达了对春天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独特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气息与诗人的内心世界。开头的“敢向乔林借一枝”便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尽管“天容卑隐”,诗人却依然愿意借一枝花来抒发心中情感,表现出一种不畏环境的坚韧。

接下来的描写中,春天的到来被生动地体现出来:嫩叶的出现预示着生活的开始,而“蚕娘早”则暗示着农事的忙碌与希望。燕子的迟迟未归,既是对万物复苏的期待,也隐含了一丝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每向东邻分杏火”一联,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和交往,杏花的开放象征着生命的活力,而“楚客咏江蓠”则是对他乡游子的思索,诗人不愿随波逐流,表现出一种独立和自我意识。

最后两句“年来长物家何有,一瓮村醪两袖诗”则浓缩了诗人的生活态度,虽然生活物质上不丰盈,但精神上却富有诗情和酒香,表现出一种洒脱和对生活的满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敢向乔林借一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对春天的渴望。
  2. 天容卑隐亦吾私:无论外界环境如何,诗人内心的情感依旧真实。
  3. 桑柚嫩叶蚕娘早:春天的到来使得农事开始,生活逐渐充实。
  4. 巢垒香泥燕子迟:暗示春天的气息和对燕子的期待。
  5. 每向东邻分杏火: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温暖的邻里关系。
  6. 不随楚客咏江蓠:诗人不随流俗,独立思考。
  7. 年来长物家何有:对生活的反思,物质上的贫乏。
  8. 一瓮村醪两袖诗:精神世界的富足,表现出诗人的自得与安然。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杏火”比喻春天的生机,表现出生命的活力。
  • 拟人:燕子的迟归赋予生命的情感,增强了春天的氛围。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赞美,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尽管物质上可能贫乏,但精神世界却是富有的,体现了古代文人追求心灵自由与自然和谐的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乔林:象征着高大、坚韧的自然力量。
  • 嫩叶: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燕子:象征着春天的归来与生命的延续。
  • 杏火:象征着春天的温暖和活力。
  • 村醪:象征着质朴和生活的乐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蚕娘”指的是: A. 养蚕的女人
    B. 燕子
    C. 春天的使者
    D. 农夫

  2.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 A. 物质丰盈
    B. 精神富足
    C. 对邻里冷漠
    D. 随波逐流

  3. “敢向乔林借一枝”中的“借一枝”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自然的依赖
    B. 对生活的渴望
    C. 对他人的请求
    D. 对环境的抱怨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鸟鸣涧》
  • 孟浩然《春晓》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李惠源《春日东社诗成述怀》王维《鸟鸣涧》:两首诗都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但李惠源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的静谧与内心的沉静。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落叶 其二 落叶 其一 故丞相吕成公挽歌诗辞五首 其四 故丞相吕成公挽歌诗辞五首 其三 故丞相吕成公挽歌诗辞五首 其二 故丞相吕成公挽歌诗辞五首 其一 故丞相高平范公挽歌辞三首 其三 故丞相高平范公挽歌辞三首 其二 故丞相高平范公挽歌辞三首 其一 和人见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赭衣满道 康涂 清水衙门 池鱼之殃 ci的汉字有哪些?带ci的汉字大全及拼音解析 打谈 丧明之痛 口字旁的字 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诈论 半字的繁体字写法_半字的繁体字学习指南 包含阊的词语有哪些 牛字旁的字 鹏游蝶梦 惙然 矛字旁的字 木火组合汉字大全_木火字形的汉字详解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木字旁的字 包含残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