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18: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18:49
自慨无交事事非,故人又报动征騑。
黄花香后三秋老,红叶声中一棹归。
鼙鼓东南民力竭,风尘书剑壮心违。
可能借我凌云笔,化作阳戈挽落晖。
自我感慨没有朋友,事情总是错的。故人又送来战马,准备出征。黄花香气飘散后,三秋时节已经老去;红叶在声中,我乘着小舟归来。东南的战鼓声响,民众的力量已然耗尽;在这风尘中,书剑的壮志与心愿背道而驰。或许能借我一支凌云之笔,让我化作阳光之戈,挽回那落下的夕阳。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江昶,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风清新脱俗,深受当时文人喜爱。他的诗作多表达个人情感和对时事的感慨,具有较强的抒情性。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送别故人东归之际所作,表达了对故人的依依不舍以及对时局的感慨。诗中夹杂着对战争的无奈和对理想的渴望,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
这首诗通过送别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开篇即以“自慨无交事事非”切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交际不广的不满以及对时局的无力感。接着,故人送来的战马寓意着即将出征,暗示着时代的动荡与战争的频繁。
“黄花香后三秋老,红叶声中一棹归。”这里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孤寂。黄花和红叶的意象交替,象征着秋天的凋零,正如人生的无常,让人不禁感叹光阴荏苒。
在后半部分,诗人描述了东南战争的情景,“鼙鼓东南民力竭”,展现了人民的疲惫和战火带来的创伤。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痛苦在“风尘书剑壮心违”中得以体现,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使得诗人倍感无奈。
最后两句“可能借我凌云笔,化作阳戈挽落晖。”则是对理想的追求与渴望,想要用笔抒写壮志,挽回落日的余晖,表现出诗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努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送别的场景,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对时局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痛苦,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对未来的渴望与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黄花”象征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秋天的凋零
C. 夏日的炎热
诗人希望借用什么来表达自己的壮志?
A. 战马
B. 凌云笔
C. 书剑
诗中“鼙鼓东南民力竭”中“鼙鼓”指的是什么?
A. 音乐
B. 战争
C. 节日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