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28: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28:49
主公已换老龙名,
部曲无知觊宠灵。
执爨婢权呼小玉,
拾樵童暂叚奴星。
邻叟称尊宿,
兼命雏孙曰宁馨。
稚子不知侬烂醉,
刚来耳畔唤教醒。
这位主公已经换了个名字,像老龙一样,
部下们却无知,妄想得到他的宠爱和灵气。
在厨房的婢女她们权利在握,呼唤着小玉,
而在树林中拾柴的童子,暂时替代了奴仆。
邻居的老者称呼我为尊宿,
也让他的孙子叫我宁馨。
稚嫩的孩子并不知道我已经醉得不成样子,
刚走到我耳边就唤我清醒。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德裕,号止庵,宋代诗人,因其诗中多表现家国情怀和个人理想而被称道。他的作品多受唐诗影响,风格独特,具有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社会观察。
此诗作于宋代,背景复杂,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描写周围的环境和人物,表达对当时政治状况的无奈与感慨。
刘克庄的《抄戊辰十月近稿七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他所处环境中的各类人物和情景,展现出一种生动的生活气息。首联提到主公换名,暗示权力与身份的变迁,这不仅是个人的事情,更是社会变革的缩影。紧接着,诗人通过部下的无知和对权力的渴望,将整个社会的风气一一揭示。
诗中“执爨婢权呼小玉”一句,生动地描绘出社会底层人群的微妙关系,厨房的婢女掌握着权力的象征,表明在社会结构中,权力并不总是掌握在显赫之人手中,常常是隐秘而微妙的。
“邻叟称尊宿”,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与联系,尽管诗人处于醉态,依然受到周围人群的尊敬与关心,这种人情味的描写让整首诗更添温暖。在最后两句,诗人自嘲地提到醉态,而稚子无知的唤醒更是让人感到一种无奈与悲哀,仿佛在提醒人们对于世事的无常与变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与生动的描写,展现出刘克庄对社会与人性的深刻理解,既有对个人生活的感慨,也有对社会现象的反思,给读者带来深刻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描绘周围人事,反映了诗人对权力、尊重与人性的思考,表现出在变革中的无奈与人际关系的复杂性。诗人通过个人的醉态,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反思与内心的挣扎。
“主公已换老龙名”中“老龙”可能象征什么?
A. 年老的龙
B. 权力的象征
C. 河流
D. 动物
诗中“邻叟称尊宿”表现了什么?
A. 对老人的不屑
B. 人际关系中的尊重
C. 诗人的孤独
D. 对生活的无奈
“稚子不知侬烂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幸福
B. 无奈与逃避
C. 高兴
D. 愤怒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刘克庄的诗更关注个人的细腻感受,描绘周围人的生活状态,而杜甫则更强调国家的兴衰与社会的动荡。两者在主题上虽有不同,却同样映射出时代的变迁与个人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