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孟浩然骑驴图》

时间: 2025-04-26 03:51:35

诗句

坏墨残缣阅几春,灞桥风味尚如真。

摩挲只可夸同社,装饰应难奉贵人。

旧向集中窥一面,今于画里识前身。

世间老手惟工部,曾伏先生句句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51:35

原文展示:

坏墨残缣阅几春,
灞桥风味尚如真。
摩挲只可夸同社,
装饰应难奉贵人。
旧向集中窥一面,
今于画里识前身。
世间老手惟工部,
曾伏先生句句新。

白话文翻译:

几春过去,坏掉的墨迹和残破的丝绸仍在翻阅,灞桥的风味依旧真实。对着画作轻轻摩挲,只有在同社的朋友面前才可夸耀,想要奉献给贵人却难以做到。过去常常从书中窥见一面,现在却从画中识得前生。世间的老手只有工部,曾对先生的句子感到新奇。

注释:

  • 坏墨:指的是已经变坏的墨水,暗指岁月的流逝。
  • 残缣:指的是破旧的丝绸,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衰败。
  • 灞桥:指的是灞桥风景,流传千古的美丽场景。
  • 摩挲:轻轻抚摸、摩擦,表达对画作的珍惜和怀念。
  • 同社:指的是同一个社团或圈子的人,暗示交情。
  • 贵人:指的是身份地位高的人。
  • 老手:指的是经验丰富的人,通常指文人雅士。
  • 工部:指的是唐代的工部尚书,象征着文学和艺术的高水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子静,号天池,南宋时期著名诗人,擅长五言和七言诗。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融入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孟浩然骑驴图》创作于南宋时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古代诗人的崇敬与怀念。刘克庄通过描绘孟浩然的画作,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和对当代诗人的思考。

诗歌鉴赏:

《孟浩然骑驴图》是一首充满怀旧情感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对古代诗人孟浩然的深切敬仰。诗的开头以“坏墨残缣”勾勒出岁月的流逝,诗人在翻阅残破的书卷时,仿佛回到了昔日的美好时光。接着,作者描绘了灞桥的风景,传达出这种自然美的永恒与真实,仿佛在提醒读者,尽管时光荏苒,某些美好依然存在。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以“摩挲”这个细腻的动作,传达出对画作的珍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奈:虽然能在同社的朋友面前夸耀,却难以奉献给社会上的贵人,体现出文人之间的情谊和现实的隔阂。古人虽已逝去,但其存在的印记依然在书画中留存,诗人从画中识得前生,传递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最后,诗中提到的“世间老手”则不仅是对工部的敬仰,也是一种对当代文人创作的期待。刘克庄用“句句新”来表现自己对古人作品的继承与创新,展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以及追求新意的决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坏墨残缣阅几春:岁月流逝,旧书和旧物已损坏,但仍在细细品味。
  2. 灞桥风味尚如真:灞桥的美景依然真实,显示出自然之美的永恒。
  3. 摩挲只可夸同社:轻抚画作,只有同社的朋友才可以夸耀。
  4. 装饰应难奉贵人:想把画作奉献给身份地位高的人,却难以做到。
  5. 旧向集中窥一面:过去常常在书中窥见古人的一面。
  6. 今于画里识前身:现在却能从画中了解古人的前生。
  7. 世间老手惟工部:世间经验丰富的文人,仅此一人。
  8. 曾伏先生句句新:曾经对先生的每一句诗都感到新奇,展现出对古人作品的敬仰与创新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坏墨残缣”比喻时间的流逝与文化的衰败。
  • 拟人:通过“摩挲”动作赋予画作以情感。
  • 对仗:如“旧向集中窥一面,今于画里识前身”,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与追忆,同时表达了对当代文人创作的期待。作者通过描绘古人的画作与自然的美,传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艺术传承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坏墨:象征着时间流逝与文化消逝。
  • 残缣:象征着古物的衰败与珍贵。
  • 灞桥:象征着自然美的永恒与真实。
  • 摩挲:象征着对艺术的珍惜和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古代诗人是?

    • A. 白居易
    • B. 孟浩然
    • C. 李白
    • D. 杜甫
  2. 诗人通过摩挲画作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失落
    • B. 怀念
    • C. 愤怒
    • D. 喜悦
  3. 诗中提到的“工部”是指?

    • A. 一种工艺
    • B. 一位文学家
    • C. 政府部门
    • D. 古代官职

答案:

  1. B. 孟浩然
  2. B. 怀念
  3. B. 一位文学家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李白的《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刘克庄 vs. 王维:刘克庄的《孟浩然骑驴图》更加关注古人文化的传承与对比,而王维的《鹿柴》则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与抒情,两者均体现了文人对自然与古文化的热爱,但表现手法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古代诗词研究与探讨》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南塘归自浙东 荀彧 留题灵岩 重游超化寺 浣溪沙 啖鲜荔枝偶咏 清閟阁怀先云林公 送外赴南京秋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说的成语 弄矢 秘纬 口字旁的字 天亮 心字底的字 威凤祥麟 泽及万世 包含秽的成语 生荣亡哀 羊字旁的字 私印 过从甚密 赫赫巍巍 母字旁的字 至字旁的字 岩笥 包含愤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