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饯赵子直制置阁学侍郎出帅益州,分"未到五》

时间: 2025-05-12 07:50:50

诗句

锦水花潭照碧油,西清学士旧鳌头。

随身琴鹤如清献,治蜀功名更武侯。

无脱十行看暮召,不应三峡隔辰犹。

垂杨管得人离别,舞破春风劝玉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7:50:50

原文展示:

锦水花潭照碧油,西清学士旧鳌头。
随身琴鹤如清献,治蜀功名更武侯。
无脱十行看暮召,不应三峡隔辰犹。
垂杨管得人离别,舞破春风劝玉舟。

白话文翻译:

锦水的花潭映照着碧绿的水面,西清学士曾在此地登上过高峰。
随身携带的琴鹤宛如清雅的奉献,我的治蜀功名更胜于武侯。
不从十行中看到晚上的召唤,三峡的隔阂也不该让时光流逝。
垂杨轻拂,管弦乐声送走离别,春风中舞动着劝说你乘舟远行。

注释:

  • 锦水:指美丽的水面,常用来形容风景优美的地方。
  • 花潭:潭水清澈如花,形容水的美丽。
  • 西清学士:指的是古代的学者,可能指某位有名的诗人或学者。
  • 琴鹤:琴声和鹤鸣,象征高雅的艺术。
  • 武侯:指的是蜀汉丞相诸葛亮,因其治蜀有大功而著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的诗人,与陆游、范成大并称为“南宋诗坛三绝”。以山水田园诗著称,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杨万里送别好友赵子直时,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语言清丽,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高雅的情趣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开篇“锦水花潭照碧油”,以生动的景象引入,描绘出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卷,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幽静的自然环境。接下来的“西清学士旧鳌头”,则通过提及历史名人,增添了诗的文化底蕴。

整首诗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还透出一种对未来的期待与祝福。诗中提到的“随身琴鹤如清献”,象征着对艺术的追求与精神的寄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最后以“舞破春风劝玉舟”收尾,既是对春天的赞美,也是对友人出发的祝福,显示了诗人的开阔胸怀和深情厚谊。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锦水花潭照碧油”:描绘了水面如锦绣般的美丽,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 “西清学士旧鳌头”:提到历史学者,暗示友人将要追求更高的理想。
    • “随身琴鹤如清献”:琴和鹤代表高雅与清逸,寄托了对友人理想生活的祝愿。
    • “治蜀功名更武侯”:表达了对治蜀事业的向往与追求。
    • “无脱十行看暮召”:表达对友人离去的惋惜与不舍。
    • “不应三峡隔辰犹”:表示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隔阂。
    • “垂杨管得人离别”:杨柳轻拂,传达出离别的愁绪。
    • “舞破春风劝玉舟”:以春风送别,象征着美好的祝愿与期待。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随身琴鹤如清献”,将琴鹤比作清雅的奉献。
    • 对仗:如“垂杨管得人离别,舞破春风劝玉舟”,上下句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体现了对友人的深情依依与美好祝愿,同时也表达了对理想追求的向往。

意象分析:

  • 锦水:象征美好与清澈,代表理想与追求。
  • 花潭:自然的美,传递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 琴鹤:艺术与高雅,象征友人理想的追求。
  • 垂杨:象征离别与思念的愁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西清学士”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 A. 诸葛亮
    • B. 王羲之
    • C. 李白
    • D. 杜甫
  2. 诗中“锦水花潭”的意象主要表现了什么?

    • A. 友谊
    • B. 美好自然
    • C. 离别
    • D. 理想追求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 《送别》:李白

诗词对比

  •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描绘送别情景,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两首诗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风格和用词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对杨万里及其诗作的详细分析与解读。
  • 《古诗词鉴赏》:提供诗词鉴赏的方法与技巧。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上巳游显亲寺题其壁 入局 山居 感怀 有以晦庵真迹见寄者乃寒栖精舍诗也因次其韵 重阳 被劾 桂子白大监饟酒冰炭 虞美人(见梅) 次韵郑省仓见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门字框的字 滴水穿石 卫霍 弓字旁的字 齐字旁的字 无关紧要 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流风回雪 痴坐 鸡瘟 作科 厄字旁的字 寡大夫 馬字旁的字 接二连三 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经天纬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