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27: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7:21
有以晦庵真迹见寄者乃寒栖精舍诗也因次其韵
作者: 方岳
富贵不可期,贫贱未易骄。
山人乃尔昧,过眼风烟飘。
鹪鹩一枝足,不知有层霄。
我知古之人,千载俱寥寥。
寒栖访精舍,野绿摇轻左舟右召。
一屏直耸耸,万里直荛荛。
至今空堂云,巾屦遗高标。
笛声横者谁,有些不可招。
却后五百年,容我摩青瑶。
尚怜沈乐阳,燕雀空喧嚣。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富贵的淡然和对贫贱的看淡。他认为人们不应对财富抱有过高的期望,也不应因贫贱而骄傲。诗中的“山人”指的是隐士,揭示了他们对世俗的无知与淡漠。诗人提到“鹪鹩一枝足”,意在说明小小的成就也足以满足,而不必追求更高的理想。“我知古之人,千载俱寥寥”,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感叹古人虽久远,最终都归于平淡。
在描写寒栖精舍的场景时,诗人用“野绿摇轻左舟右召”勾画出一幅宁静自然的图画,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闲适生活的追求。最后几句则是对未来的思考和对历史的沉淀,尤其是对沈乐阳的怜惜,表达了对世事的无奈和人情的冷暖。
作者介绍
方岳(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多以自然景物和隐逸生活为题材,体现了对世俗的淡泊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隐居生活中,受到友人寄信所激发的创作,表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思考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方岳的这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意境和深邃的内涵而引人入胜。诗中通过对富贵与贫贱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世俗财富的无所谓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开篇的“富贵不可期,贫贱未易骄”直接点明了主题,诗人认为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心的充实,而不是外在的荣华富贵。
随着诗情的推进,诗人描绘了寒栖精舍的自然风光,体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生活方式。这种对自然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性,也反映了山水诗的传统。尤其是“野绿摇轻左舟右召”,将诗人的悠然自得与自然的和谐结合起来,令人向往。
最后,诗人与历史的对话,尤其是提及“沈乐阳”,不仅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历史的怀念,也表现出对人情冷暖的深刻理解。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清新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生动地展现了宋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逐句解析
富贵不可期,贫贱未易骄。
诗人强调富贵是不可期望的,而贫贱也不应该让人骄傲,体现了对物质的看淡。
山人乃尔昧,过眼风烟飘。
这里的“山人”指隐士,诗人认为隐士对世俗的无知和淡漠就像风烟一样短暂。
鹪鹩一枝足,不知有层霄。
小鸟只需一枝就满足,不知高空的存在,象征着满足于平凡的生活。
我知古之人,千载俱寥寥。
历史久远,古人最终也都是寥寥无几,反映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寒栖访精舍,野绿摇轻左舟右召。
描绘了一个清幽的精舍环境,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
一屏直耸耸,万里直荛荛。
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出一种开阔与高远的感觉。
至今空堂云,巾屦遗高标。
现在的空堂象征着历史的遗迹,巾屦则代表了曾经的荣耀。
笛声横者谁,有些不可招。
诗人听到笛声,不知是谁在吹奏,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却又无法触及的无奈。
却后五百年,容我摩青瑶。
诗人希望将来能追寻更高的理想,摩青瑶象征着追求理想的过程。
尚怜沈乐阳,燕雀空喧嚣。
诗人对沈乐阳的同情,感叹世间的喧嚣与浮躁。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的淡泊与对自然的向往,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山人”指的是什么?
A. 富贵人
B. 隐士
C. 贫贱者
D. 游子
诗人对“鹪鹩一枝足”有什么样的态度?
A. 渴望
B. 满足
C. 不屑
D. 忧伤
“至今空堂云”中的“空堂”指的是什么?
A. 过去的荣耀
B. 未来的希望
C. 现在的生活
D. 大自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方岳与陶渊明的诗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淡泊,但方岳的诗更关注历史的感悟和人情的冷暖,而陶渊明则更强调个人的内心体验与自然的和谐。两者均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