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米元章有帖云老弟山林集多于眉阳集然不袭古》

时间: 2025-04-26 00:05:14

诗句

二集一传一不传,可能宝晋胜坡仙。

苏郎不醉常如醉,米老真颠却辨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05:14

原文展示:

二集一传一不传,可能宝晋胜坡仙。
苏郎不醉常如醉,米老真颠却辨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二集和一传都有,但却没有传承下去,或许是宝晋比坡仙更胜一筹。苏东坡即使不喝酒也总是醉态可掬,而米元章虽然是真的疯癫,却能分辨出什么是真什么是假。

注释:

字词注释:

  • 二集:指米元章的《山林集》。
  • 一传:指《眉阳集》,隐喻传世之作。
  • 宝晋:指米元章,被称为“宝晋”。
  • 胜坡仙:比喻米元章的文学成就超过苏东坡。
  • 苏郎:指苏东坡,字子瞻,著名的文学家。
  • 米老:指米元章,可能是与苏东坡相对照的另一位文学家。

典故解析:

  • 坡仙:苏东坡的号,因其才华横溢而被称为“坡仙”。
  • :古代文人常以“醉”形容自己对诗酒的沉迷,表现洒脱的生活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千里,号湘山,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他是宋代著名的诗词家,作品多以豪放、清新著称,尤其擅长七言律诗。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刘克庄与米元章、苏东坡等文人交往的背景下,反映了刘对当时文人作品的评价及对文学传承的思考。诗中提到的米元章和苏东坡都是当时文坛的重要人物,刘克庄的评价代表了当时文人对作品和创作风格的看法。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轻松幽默的笔调,表达了刘克庄对米元章与苏东坡的看法。诗的开头用“二集一传一不传”引入,显示出对文学作品传承的思考,同时也隐含了对米元章文学成就的认可。对比苏东坡,诗人巧妙地将“醉”与“颠”对立起来,展现了两位文人的不同风格和气质。苏东坡的才华即便在清醒时也显得醉态可掬,而米元章虽看似疯癫,却能在混乱中看清真相。此对照不仅突出了两位文学巨匠的个性,还反映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蕴深远,展现了诗人融洽的文人关系和对文学作品深切的关注,给人以启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二集一传一不传:表面上说的是文学作品的数量与质量,暗示米元章的《山林集》虽然多,但不被广泛传承。
  • 可能宝晋胜坡仙:认为米元章的作品可能在某些方面超过了苏东坡。
  • 苏郎不醉常如醉:形容苏东坡的才华,哪怕不饮酒也如醉一般,意指其作品的感染力。
  • 米老真颠却辨颠:米元章虽然疯癫,但却有独到的见解,能辨清事物的本质。

修辞手法:

  • 诗中使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米元章与苏东坡的不同表现,突显了两者的个性差异。
  • 用“醉”和“颠”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文学传承与创作的价值,表达了对文人风采的欣赏,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文学创作的思考与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文人的洒脱与才情。
  • :象征独特的见解与思维方式,表明米元章虽疯癫却有才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二集一传”指的是哪些作品?

    • A. 米元章的《山林集》
    • B. 苏东坡的《东坡集》
    • C. 李白的《李太白集》
    • D. 杜甫的《杜工部集》
  2. 诗中提到的“米老”是指谁?

    • A. 苏东坡
    • B. 米元章
    • C. 白居易
    • D. 李清照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可以将刘克庄的此诗与苏东坡的《水调歌头》进行对比,苏东坡的诗歌表现出一种洒脱与豪放,而刘克庄的诗则通过对比展现出对文学传承的思考,二者均体现了文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亚愚江浙纪行集句诗 湖光山色楼 寄题剪韭亭 寄萨天锡时居福建宪幕 寄柯博士 春夏承湖南佥宪兀颜子中问讯敬用酬上 送汤生茂才归宛陵 送卓御史移西台 送乡人钱明之赴闽阃掾 送龙翔俊用章住吴白马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总戈成林 矢字旁的字 欲不可纵 己字旁的字 不伶不俐 言字旁的字 因仍 包含伐的成语 龇牙咧嘴 呴湿濡沫 林语堂 包含佻的词语有哪些 万箭钻心 超古冠今 疋字旁的字 石字旁的字 狮威胜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