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荔支盛熟四绝》

时间: 2025-05-12 03:13:10

诗句

吴儿一夏甑生尘,染藕炊菱不疗贫。

安得风樯驰万树,属餍菜色苋肠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3:13:10

原文展示:

吴儿一夏甑生尘,
染藕炊菱不疗贫。
安得风樯驰万树,
属餍菜色苋肠人。

白话文翻译:

一夏天,吴地的小孩在蒸锅上生起了尘土,
在炊煮藕和菱角时却无法解救贫困。
怎么能让风帆在万树之间飞驰,
让人们在丰盛的菜肴中满足于苋菜与肠子?

注释:

字词注释:

  • 吴儿:指吴地的儿童,吴地今江苏一带。
  • 甑:一种蒸锅,用于蒸食物。
  • 嫩藕:指新鲜的藕,有时与菱角一起煮食。
  • 不疗贫:无法治愈贫困。
  • 风樯:风帆,指船上的帆。
  • 驰:快速行驶、奔跑。
  • 属餍:形容满足于食物的状态。
  • 苋肠:苋菜和肠子,指普通的食物。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生活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贫困状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子翚,号东山,南宋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绝句见长。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抒发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民生困苦。诗人通过描写吴地儿童的生活,表达了对贫穷的无奈和对富裕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荔支盛熟四绝》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吴地儿童的生活状态,反映了社会的贫困。首句中的“甑生尘”生动地表现了儿童们在厨房忙碌的场景,令人感受到生活的琐碎和艰难。接着,诗人提到“染藕炊菱”,不仅是对美食的描绘,更隐含着一种无奈,因为这些食物并不能改变贫穷的现实。

后两句则用“风樯驰万树”比喻理想中的富裕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渴望。然而,结尾的“属餍菜色苋肠人”又将理想与现实对比,显示出一种对普通生活的不满与无奈。整首诗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关注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吴儿一夏甑生尘:描绘了吴地小孩在厨房的忙碌场景,生尘暗示了生活的艰辛。
  2. 染藕炊菱不疗贫:强调了美食的存在无法改变贫穷的事实。
  3. 安得风樯驰万树: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 属餍菜色苋肠人:最后一句以日常饮食为例,展现了生活的平凡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风樯驰万树”比喻理想生活的美好。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对仗工整,形成和谐的音韵。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贫困生活的深切体悟,展现了人们对富裕生活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吴儿:象征着无辜的儿童,代表社会底层群体。
  • 藕与菱:象征着普通的美食,反映日常生活的平淡。
  • 风樯:象征着希望与理想,代表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吴儿”的意思是什么? A. 吴地的儿童
    B. 吴地的老人
    C. 吴地的士兵
    D. 吴地的商人

  2. 诗中提到的“风樯”代表什么? A. 船上的帆
    B. 风的速度
    C. 树木的生长
    D. 水的流动

  3. 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渴望? A. 对金钱的渴望
    B. 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C. 对权力的渴望
    D. 对名声的渴望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刘克庄的作品与杜甫的诗作《春望》均反映了社会的困境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杜甫在《春望》中表达了对国家兴亡的忧虑,而刘克庄则更关注个人的生活困境。两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不同,但都体现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克庄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杂诗二十七首 山居杂诗九十首 杨和王挽章五首 艳歌行 补乐府十篇·夏后氏之乐歌 李次促诞辰颂 绿绮七咏 闻晓 和同官问耳疾六首 其一 艾如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丑诞 如饥似渴 棹汁 啮噬 作奸犯科 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玉石不分 踨高天,蹐厚地 涣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二字旁的字 去头去尾 面字旁的字 十字旁的字 豆字旁的字 连枝同气 数字港 飠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