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南山感旧》

时间: 2025-05-23 08:42:03

诗句

侬久离怖畏,佛亦生欢喜。

却看丈六身,僬侥国人尔。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8:42:03

原文展示:

南山感旧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侬久离怖畏,佛亦生欢喜。
却看丈六身,僬侥国人尔。


白话文翻译:

我与你分离已久,心中恐惧不安,连佛陀也为我感到欢喜。
再看看那高大的身躯,竟有些瘦弱,宛如国家里的普通人。


注释:

字词注释:

  1. :你,这里指代诗人自己。
  2. 离怖畏:离开后感到恐惧和不安。
  3. :指佛陀,象征着智慧与安宁。
  4. 丈六身:指佛像的尺度,通常用来形容佛陀的伟大形象。
  5. 僬侥:形容瘦小,指诗人感到自身的不足。

典故解析:

“丈六身”指的是传统佛教中佛像的标准高度,象征着佛陀的无上威仪与智慧。这里用来对比诗人自身的渺小与卑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阮,号天池,宋代诗人,词人。刘克庄的诗作以豪放、清新见长,常表现出对国事的关心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南山之际,可能是诗人感慨人生的变迁,对离别与孤独的思考。社会环境动荡,诗人内心的惆怅与对美好往昔的怀念交织在一起。


诗歌鉴赏:

《南山感旧》通过简单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情感。诗人以“侬久离怖畏”开篇,表达了与亲人或朋友久别的恐慌与不安,似乎在暗示离别带来的孤独感。接着提到佛陀的欢喜,似乎暗示了他内心的挣扎与佛教思想的慰藉。后两句“却看丈六身,僬侥国人尔”则通过佛陀的伟大形象与自身的渺小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诗人对自我价值的反思与渺小感。

整首诗在情感上既有对离别的悲伤,又带有一种自我反省的哲理。诗人通过对比展现了人们在面对伟大与渺小时的无奈与困惑,传达出一种超越个人的情感,反映出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侬久离怖畏:表达了离别后的孤独感和恐惧,突显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依赖。
  2. 佛亦生欢喜:佛陀的欢喜可能暗示了诗人对宗教信仰的依赖,寻求内心的平静与安慰。
  3. 却看丈六身:引入佛教文化,显示出对佛陀形象的崇敬。
  4. 僬侥国人尔:以“国人”作比,反映出身为普通人的无奈与自卑。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佛陀的伟大与自身的普通形成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冲击力。
  • 比喻:用“丈六身”比喻佛陀的伟大,表现出对信仰的敬仰。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离别与孤独的反思,探讨了人对自我价值的思考,表达了人们在伟大与渺小之间的内心挣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智慧和内心的安宁。
  2. 丈六身:代表着伟大、崇高的精神追求。
  3. 僬侥:象征诗人的自卑与渺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丈六身”指代的是:
    A. 诗人的身高
    B. 佛陀的形象
    C. 普通人的身材
    D. 诗人的理想

  2. 诗人感到“离怖畏”的原因是:
    A. 离开了故乡
    B. 与亲人分离
    C. 对未来的不安
    D. 失去信仰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刘克庄 vs. 陶渊明:两位诗人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对自然的眷恋,但刘克庄的作品更为忧伤和哲理,而陶渊明则更为淡泊与闲适。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刘克庄诗集》
  • 《诗经与古诗词比较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金鸡石在玉山东二首 食莲子三首 雨後晚步郡圃二首 怀山庄子仁侄二首 其一 和周仲觉三首 其三 碧落洞前滩水三首 其二 题毕少董翻经图 过陂子迳五十余里,乔木蔽天,遣闷七绝句 和章德茂少卿拉馆学之士四人访王德修提干 送次公子之官安仁监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姹姹 尸字头的字 淫荒无度 无边无涯 孔壬 以身殉国 惊肉生髀 充格 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宗结尾的成语 虫字旁的字 想忆 门户人家 广字头的字 洞幽察微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包含辉的成语 至字旁的字 髟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