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02: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02:26
酬张二仲彝
作者:皇甫冉 〔唐代〕
吴洲见芳草,
楚客动归心。
屈宋乡山古,
荆衡烟雨深。
艰难十载别,
羁旅四愁侵。
澧月通沅水,
湘云入桂林。
已看生白发,
当为乏黄金。
江海时相见,
唯闻梁甫吟。
在吴洲看见了芳草,
楚地的游子心中开始向往归乡。
我屈居在宋国,望着那古老的山川,
荆州和衡山间,烟雨迷蒙又深沉。
经历了艰难的十年离别,
漂泊的生活使我心中充满忧愁。
澧水的月光通向沅水,
湘江的云雾飘入桂林。
如今已见白发苍苍,
却因为缺乏黄金而感到无奈。
在江海中偶尔相见,
只听到梁甫吟的歌声。
作者介绍
皇甫冉,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描写游子思乡之情,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其作品常反映社会动荡和个人遭遇,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之时,诗人经历了长期的离别与漂泊,情感深邃,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过往岁月的感慨。
《酬张二仲彝》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怀的古诗,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流露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开头两句“吴洲见芳草,楚客动归心”,用“芳草”象征春天的生机,也引发了游子心中归乡的渴望。接下来的“屈宋乡山古,荆衡烟雨深”,则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现出诗人对故乡的深刻怀念。诗中“艰难十载别,羁旅四愁侵”,展示了长时间的离别带来的孤独与愁苦,情感真挚而深沉。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澧月通沅水,湘云入桂林”进一步描绘了自然之美,同时也隐喻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最后两句“已看生白发,当为乏黄金”则展现了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奈,诗人已然白发苍苍,却依然渴望物质上的富足与精神上的慰藉。整首诗情感层次分明,意象丰富,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渴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该诗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比如“江海时相见,唯闻梁甫吟”中的对仗,使得整首诗在音韵和节奏上更具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游子心中的孤独与渴望,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传递出浓厚的乡愁情感。
诗词测试:
“吴洲见芳草”中“芳草”象征什么?
A. 生命的无奈
B. 春天的生机
C. 诗人的孤独
D. 对财富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艰难十载别”意指什么?
A. 离别的时间很短
B. 离别的时间很长
C. 没有离别
D. 诗人不在乎离别
“已看生白发”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财富的追求
B. 时间的流逝
C. 诗歌的创作
D. 自然的变化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酬张二仲彝》的深刻内涵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