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4 06:57: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4 06:57:54
细草亦全高,秋毫乍堪比。及至干霄日,何人复居此。
细小的草也能茁壮成长,秋天的毛发也能与之相较。当阳光照射到高空之时,还有谁能在这里安居呢?
皇甫冉,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此诗作于台头寺,可能是因与友人赵八员外、裴十补阙同游而作,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感慨及对人世繁华的淡泊。
这首诗以“细草”与“秋毫”开篇,展现了自然界中细小生命的顽强与坚韧。诗中通过对比,强调了在高高的天空下,细小的草依然能够生存,对应了诗人对生命力的赞美。同时,诗的后半部分“何人复居此”则转向一种孤独的感叹,似乎在表达在这种高空之下,已无人与之共处,暗含了对世事无常的思考。整首诗在简练的语言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与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索。
整首诗通过细草的坚韧与高空的孤独,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索与对自然的热爱,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基调。
选择题:诗中“细草”象征什么?
填空题: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诗人对____的感慨。
判断题:这首诗表现了对人世繁华的热爱。(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