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14: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4:32
送安律师
出家童子岁,爱此雪山人。
长路经千里,孤云伴一身。
水中应见月,草上岂伤春。
永日空林下,心将何物亲。
这位出家的少年,年纪轻轻就了悟了许多,特别喜爱这位住在雪山上的人。长途跋涉千里而来,孤独的云彩陪伴着我。水中理应能看到月亮,草地上又怎会伤害到春天呢?在这漫长的日子里,空旷的森林之下,我的心将向谁倾诉亲情呢?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经典典故,但其中的意象如“水中应见月”可以联系到古诗中常见的月亮象征,代表着思乡与理想的结合。同时,诗中提到的“孤云”常见于描写隐逸生活的诗句,表现出一种脱离尘世的洒脱。
皇甫冉,唐代诗人,因其深厚的道教文化背景而在诗歌中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崇敬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其作品多描写山水、隐逸及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选择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安律师的送别,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纷扰的逃避,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送安律师》是一首充满哲理的送别诗。诗人通过对雪山、孤云、水月、草春的描绘,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在这首诗中,诗人用“出家童子”来引入主题,直接表明了安律师的身份,暗示其追求超脱的生活。长途跋涉的意象则象征着人生的旅程,虽然孤云相伴,但却不失高远的志向。
水中见月的意象,既有自然景象的美,又引发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思考。草上春伤的反问,表明春天的生命力不因外界的困扰而受到影响,暗示了一种对生命的尊重与理解。
“永日空林下”的孤独感,进一步深化了诗中对情感的探讨。诗人表达了在茫茫人海中,内心的孤独以及对真挚情感的渴望,最终以“心将何物亲”的疑问结束,令人深思。这种情感的流露,体现了唐代诗人对于友情、孤独和生命意义的深刻体悟,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围绕孤独与理想生活展开,表达了对高人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真挚情感的渴望。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人生哲理,呼唤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诗中提到的“长路经千里”是指什么?
“水中应见月”暗示了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心将何物亲”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通过这些分析和学习,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送安律师》的情感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