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所见》

时间: 2025-05-12 20:23:49

诗句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20:23:49

原文展示: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白话文翻译:

牧童骑在黄牛上,歌声在树林间回荡。他本想去捕捉鸣叫的蝉,突然停下了嘴,静静地站立。

注释:

字词注释:

  • 牧童:放羊的小孩,这里指代放牧的年轻人。
  • 骑黄牛:骑在一头黄色的牛上,描绘了牧童的形象。
  • 歌声振林樾:歌声在树林和树荫中回荡,表现出自然的和谐美。
  • 意欲:想要,打算。
  • 捕鸣蝉:捕捉鸣叫的蝉,体现了童趣和自然的互动。
  • 忽然:突然,表示动作的迅速和出乎意料。
  • 闭口立:停止说话,静静地站着,表现出对环境的专注。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反映了中国古代田园诗的传统,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枚(1716年-1797年),字子才,号子才,晚号简斋,清代诗人、文学家,擅长诗词、散文及评论。袁枚的诗风清新自然,不拘泥于格律,常以生活中的细节和自然景观为题材,强调个体感受与自然的和谐。

创作背景: 《所见》写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袁枚在此诗中通过简单的场景描绘,展现出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诗歌鉴赏:

《所见》是一首描绘乡村生活的短小诗作,展现了袁枚敏锐的观察力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牧童骑在黄牛上,悠然自得地唱着歌,表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歌声在树林间回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生动的氛围,仿佛可以让人听到那清脆的歌声。接着,诗人描绘了牧童意欲捕蝉的情景,表现出对自然的好奇与探索。然而,当他要捕捉鸣蝉时,突然闭口立住,似乎在感受周围的安静与自然的美好。这种突如其来的静止,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让人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美。整首诗通过简单的生活场景,传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悟,具有浓厚的田园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牧童骑黄牛:开篇以牧童和黄牛为主角,展现乡村的宁静景象。
  • 歌声振林樾:歌声的回响不仅增强了场景的生动感,也体现了自然的交融。
  • 意欲捕鸣蝉:表现出牧童的童趣和对自然的亲近。
  • 忽然闭口立:突出的转折,表明了对环境的敏感和对自然的敬畏。

修辞手法:

  • 拟人:歌声似乎有了生命,在林间回荡,增强了诗的生动感。
  • 对仗:诗句间的对称结构使得语言更加和谐流畅。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牧童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牧童:象征纯真与童年。
  • 黄牛:象征劳动与生活的朴实。
  • 歌声:象征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和谐。
  • 鸣蝉:象征夏日的生机与自然的节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牧童”指的是: A. 放牛的人 B. 捕蝉的人 C. 唱歌的人

  2. “歌声振林樾”中“振”字的意思是: A. 震动 B. 挥舞 C. 清晰

  3. 牧童在想要捕捉什么? A. 鸟 B. 蝉 C. 鱼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早发白帝城》李白
  • 《村居》高鼎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对比,袁枚的《所见》更注重对自然生活的描绘,而李白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情感。两者虽主题不同,但均展现了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袁枚研究》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田园诗的魅力与艺术》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读王季夷旧所寄诗 自嗟 村居遣兴 自广汉归宿十八里草市 自咏 书喜 小饮落梅下戏作送梅一首 郭氏山林十六詠倾月 夜雨 仲秋书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经济杂交 束手待死 奇丑 贪天之功以为己力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云起雪飞 声势熏灼 包含冥的成语 般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小字头的字 先字旁的字 石镜 包含御的词语有哪些 月晕知风,础润知雨 力字旁的字 打谩评跋 疋字旁的字 寅酉 牙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