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3:18: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3:18:12
送张道士归茅山谒李尊师
——皇甫冉 〔唐代〕
向山独有一人行,近洞应逢双鹤迎。
尝以素书传弟子,还因白石号先生。
无穷杏树行时种,几许芝田向月耕。
师事少君年岁久,欲随旄节往层城。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道士独自前往茅山的情景。靠近山洞时,应该会遇见迎接他的两只仙鹤。想当年,他曾经用简单的书信传授给他的弟子们,现在又以“白石”这个名字被人称呼。茅山上有无数杏树生长,几块芝田在明月下耕作。与年轻的少君相处已久,他希望能随同旄节(道教的象征)前往更高的层城。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皇甫冉,唐代诗人,作品多以山水、道教为题材,风格清新脱俗,常表现出对自然和道教思想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正值道教盛行时期,诗人通过描写道士的归途,表达对道教文化和师徒情谊的敬仰。
《送张道士归茅山谒李尊师》是一首呈现道教文化和自然景观的诗作。诗的开头以“向山独有一人行”描绘出道士独自前行的孤独感,寓意修道之路的艰辛与清净。接着,诗人通过“近洞应逢双鹤迎”展现出一种仙境般的意象,双鹤的出现不仅是对道士的欢迎,也象征着道教信仰中的神秘与高洁。
在中间部分,诗人提到“尝以素书传弟子”,既表达了道士的教诲之情,也表现出他对弟子的关心和责任感。通过“白石号先生”,诗人可能在强调道士的名声与品德,暗示其在道教界的地位。此外,“无穷杏树行时种”不仅描绘了茅山的自然之美,也暗示了道教追求的丰收与富饶。
最后两句则通过“师事少君年岁久”表达了对师长的尊敬和对道教传承的重视,同时“欲随旄节往层城”则体现了道士希望追求更高境界的愿望,这种追求不仅是对自身修行的追求,也体现了对道教理想的向往。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和道教文化相结合,展现了道士的生活和信仰,充满了诗意与哲理,读来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清新气息。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道教文化的崇敬,强调了师徒情谊和追求更高精神境界的理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向山独有一人行”中“独有”的意思是?
A. 只有 B. 独自 C. 特别
“双鹤迎”中,双鹤象征什么?
A. 友谊 B. 吉祥 C. 富贵
“欲随旄节往层城”表达了什么愿望?
A. 回家 B. 追求更高境界 C. 参加宴会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