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08: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8:49
题魏仲光淮山所居
作者:皇甫冉 〔唐代〕
人群不相见,乃在白云间。
问我将何适,羡君今独闲。
朝朝汲淮水,暮暮上龟山。
幸已安贫定,当从鬓发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魏仲光生活状态的羡慕和对自己生活的思考。诗中提到人们之间的相聚很少,仿佛只存在于白云之间。有人问我将去往何处,我则羡慕你如今的悠闲生活。你每天清晨去汲取淮水,傍晚时分则爬上龟山。而我呢,能够安于贫困、宁静的生活,虽已白发斑斑,也算是知足了。
作者介绍:
皇甫冉是唐代的一位诗人,作品多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表达出对友人的思念、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作者与朋友魏仲光相交后,感受到对方悠闲生活的羡慕,自己却身处纷繁复杂的生活状态之中,因而写下的。它反映了唐代士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是对当时社会浮华生活的一种反思。
《题魏仲光淮山所居》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距离和生活状态的对比。全诗在情感上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羡慕,展现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开篇的“人群不相见”便引发了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真挚交流似乎越来越少,仿佛只存在于遥远的白云之间。接着,诗人以问句引出对朋友的问候和羡慕,突显出他对朋友悠闲生活的向往。而“朝朝汲淮水,暮暮上龟山”则生动地描绘了魏仲光的生活场景,呈现出一种自然与平和的氛围。最后两句中,诗人虽已白发斑斑,却能安贫知足,体现了他对生活的从容态度和内心的宁静。整首诗浑然天成,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思念,也有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古代文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友人悠闲生活的羡慕,以及对自身境遇的反思,传达了“安贫知足”的生活态度,表现出对自然与内心宁静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白云”象征着什么?
“朝朝汲淮水”中,诗人描绘了哪个意象?
诗的最后一句表现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